第1章 消失的恒星与“火种”计划
全息投影屏上,比邻星的位置变成了一个纯粹的黑色圆点,周围的行星轨道像被抽走了骨架的蛛网,开始无序飘散。
天文学家们的惊呼、政客们的争吵、AI系统的警报音混杂在一起,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网。
陈默站在会议室的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金属吊坠——那是父亲留下的,一块刻着复杂星图的钛合金片。
三天前,他因“谎报异常数据”被调离“瞭望者”,此刻却被强行召回,只因他是唯一观测到“熵减脉冲”的人。
“解释一下,陈默博士。”
联合政府最高执行官艾琳·沃克的声音透过投影传来,她的金发在全息光束中泛着冷光,“为什么比邻星的熄灭,与你记录的脉冲时间完全吻合?”
陈默深吸一口气,调出自己保存的原始数据:“不是吻合,女士。
脉冲出现17秒后,比邻星的核心聚变反应就己经停止了——它不是‘熄灭’,是被‘抹去’了。”
会议室瞬间安静。
“抹去?”
有人嗤笑,“用什么?
反物质武器?
还是你所谓的‘熵减魔法’?”
“我不知道用什么,但结果就是这样。”
陈默指向屏幕上的黑色圆点,“它的引力场还在,行星还在,但构成恒星的物质凭空消失了,就像被扔进了一个……更高维度的垃圾桶。”
这时,首席科学家李昂院士推门而入,脸色苍白如纸:“不止比邻星。
仙女座方向,己经有三颗恒星在过去24小时内‘消失’了。
速度在加快,每一次间隔缩短30%。”
恐慌像病毒一样蔓延。
艾琳抬手示意安静,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陈默身上:“如果这是某种‘攻击’,目标是谁?”
“不知道。”
陈默摇头,“但规律很明显——它们都在朝着太阳系的方向移动。”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三天后,联合政府公布了“火种计划”。
这不是拯救地球的计划,而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备份”:建造十艘“方舟级”星舰,携带人类基因库、文明数据库和十万名精选的“火种携带者”,朝着宇宙的十个不同方向逃亡,目标是找到能避开“恒星抹除”的安全区域。
陈默被列入了“火种一号”的名单,理由是他对“熵减脉冲”的敏感度——没人相信他能阻止灾难,但或许,他能提前预警下一次“抹除”。
登舰前一夜,李昂院士找到了他,将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塞到他手里:“这是‘普罗米修斯’项目的遗留物,上世纪末的疯狂计划——他们试图用数学公式模拟宇宙的诞生,却在最后关头销毁了所有数据。
只有这个‘核心算法’被偷偷保存下来。”
盒子里是一块晶莹的晶体,内部流转着和比邻星熄灭前相同的红色脉冲。
“它和那些脉冲……同源。”
李昂的声音带着颤抖,“或许,解开熵减之谜的钥匙,不在星空里,而在人类自己曾经的疯狂里。”
陈默握紧晶体,指尖传来熟悉的微弱嗡鸣。
他抬头看向夜空,猎户座的参宿西依旧明亮,但他知道,那只是暂时的。
“火种一号”起航的那天,地球的天空依旧湛蓝。
但陈默站在舰桥,望着逐渐缩小的蓝色星球,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人类文明的征途,从仰望星空,变成了逃离星空。
而他手臂上那个由晶体映射出的红色脉冲印记,将是这场逃亡中,唯一的灯塔,或是最深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