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秋雨与他的笔记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着教室的窗户,模糊了窗外的世界。

林微微低头翻看着夏风给她的笔记本,指尖划过那些工整的字迹,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

数学培训课安排在实验楼302室,那是一间朝南的教室,下午时分阳光会斜斜地照进来,将黑板分成明暗两半。

林微微提前十分钟到达,却发现夏风己经坐在那里,面前摊开几本参考书。

“你来得真早。”

林微微有些惊讶地说。

夏风抬头,眼睛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我喜欢提前适应环境。”

他指了指身旁的座位,“给你留了位置。”

林微微坐下时注意到,夏风的桌面上放着一本《数学天元丛书》,书页己经微微发黄,显然被翻阅过很多次。

“你也看这套书?”

她忍不住问,“我爸爸以前是数学老师,家里有全套,他说这是数学爱好者的圣经。”

夏风的眼神亮了一下:“我父亲也是数学老师。

不过...”他顿了顿,“他己经不在了。”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雨声敲打窗户的细响。

林微微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好。

“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她轻声说。

“没关系。”

夏风摇摇头,嘴角牵起一个淡淡的微笑,“他很喜欢有数学天赋的学生。

如果见到你,一定会很欣赏。”

就在这时,培训老师走进了教室。

张老师年近五十,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的眼镜,是学校特聘的数学竞赛教练。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组合数学...”张老师开门见山,开始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复杂的公式。

培训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内容难度远超平常课程。

林微微全神贯注地记着笔记,偶尔瞥一眼旁边的夏风,发现他听得很专注,但几乎不做笔记。

下课休息时,林微微终于忍不住问:“你不记笔记吗?

张老师讲的很多技巧书上都没有。”

夏风合上面前的书:“我在听的时候尽量理解,笔记课后补。

这样效率更高。”

他看了看林微微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不过你的方法似乎也很有效。”

“我记忆力不如你好,只能勤能补拙了。”

林微微自嘲地笑笑。

夏风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知道吗?

最强大脑研究显示,女性的记忆容量通常比男性大15%左右。

你不是记忆力不好,只是不自信。”

林微微惊讶地睁大眼睛:“你还研究这个?”

“偶尔涉猎。”

夏风轻描淡写地说,但从他微微泛红的耳根,林微微看出他其实有点不好意思。

培训结束后,雨还没有停。

林微微站在实验楼门口,望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发愁——她今天忘记带伞了。

“一起走吧。”

夏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带伞了。”

一把深蓝色的雨伞在头顶撑开,恰到好处地遮住了飘洒的雨丝。

两人并肩走在雨中,伞下的空间不大,林微微能闻到夏风身上淡淡的洗衣液清香,混合着雨水的清新气息。

“你的笔记,”走了一段路,夏风突然开口,“能借我看看吗?

张老师讲的容斥原理应用,我有一个地方没完全听懂。”

林微微有点意外:“全市第一的学神还有听不懂的地方?”

“学神是别人乱叫的。”

夏风微微皱眉,“数学没有尽头,谁都不可能全懂。”

林微微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递给他时注意到夏风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很整齐。

“你的手很漂亮,”话说出口她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顿时脸红起来,“我是说,很适合弹钢琴。”

夏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确实学过钢琴。

不过我更喜欢数学。”

他们走到校门口时,雨渐渐小了。

林微微的母亲己经等在那里,撑着伞朝她招手。

“我妈妈来了。”

林微微说,莫名有些舍不得结束这段共伞的路程,“谢谢你的伞。

笔记本你先拿着看吧,明天再还我。”

夏风点点头:“谢谢。

明天见。”

林微微跑向母亲,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夏风还站在原地,目送着她离开。

“那是谁啊?”

母亲好奇地问,“新认识的同学?”

“嗯,夏风,我们班的,也是数学竞赛的队友。”

林微微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常。

母亲眼睛亮了一下:“就是那个中考第一的夏风?

听说他家庭情况有点特殊...”林微微正要追问,母亲却转移了话题:“快上车吧,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那天晚上,林微微做作业时总是走神。

她想起夏风说起父亲时那个短暂而脆弱的表情,想起他评价她记忆力时的认真模样,想起共撑一把伞时那份莫名的紧张与悸动。

第二天数学课上,林微微注意到夏风眼底有淡淡的黑眼圈。

“你昨晚没睡好?”

下课时间,她忍不住问。

夏风从书包里拿出她的笔记本,还给她:“我在整理昨天的培训内容,补充了一些新的例题和解法。”

林微微翻开笔记本,惊讶地发现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多了许多娟秀的批注,不仅解释了张老师讲的内容,还补充了相关知识和拓展应用。

最后几页甚至附加了几道类似的题目和详解。

“你熬夜做这个?”

林微微感到过意不去,“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

“互相帮助。”

夏风引用了他之前说过的话,眼神里有一丝疲惫但满足的光彩,“你的笔记很详细,帮我理清了好几个概念。

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微微翻到最后一页,发现那里用铅笔轻轻地画了一个小小的函数图像:心形线。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抬头看向夏风,他却己经转过身去和后排同学讨论题目了,只留下一个看似平静的侧影,但耳根却明显泛着红色。

那天放学后的培训课上,张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同学们,下个月我们要进行一次模拟测试,成绩将决定谁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市级的预选赛。

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教室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林微微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听见夏风清晰的声音:“林微微,要组队吗?”

她转过头,对上夏风的目光。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那双总是平静如湖水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轻轻荡漾开来。

“好啊。”

她听见自己说,声音里有着掩藏不住的喜悦。

培训结束后,夏风又一次和林微微同行。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交汇,时而分开。

“为了准备模拟测试,我们需要多练习配合。”

夏风说,“周末你有空吗?

可以去市图书馆,那里有很多参考书。”

林微微点点头:“周六上午我可以。”

“那就周六九点,图书馆门口见。”

夏风说得很自然,但微微加快的语速暴露了他的紧张。

回到家,林微微在日历上标出周六的约会——等等,这不是约会,是学习小组。

她对自己强调道,却忍不住哼起了歌。

周五的数学小测验上,林微微遇到了一道棘手的解析几何题。

正在苦思冥想时,一张小纸条悄悄滑到她的桌面上。

她惊讶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夏风,他正专注地答题,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林微微小心地展开纸条,上面用熟悉的字迹写着一行提示:“尝试旋转坐标系45度。”

她茅塞顿开,很快解出了答案。

交卷后,她轻声对夏风说:“谢谢。”

“不客气。”

夏风收拾着文具,语气平淡,“队友之间应该的。”

但林微微注意到,他的嘴角扬起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周六早晨,林微微提前十分钟到达市图书馆,却发现夏风己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两本书。

“你总是这么早。”

林微微笑着说。

“守时是美德。”

夏风递给她一本书,“这是新到的《数学竞赛研究》,我想可能有用。”

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桌面上,温暖而不刺眼。

一开始,两人只是安静地各自做题,偶尔交流一下思路。

渐渐地,讨论变得热烈起来。

“我觉得这道题可以用数学归纳法。”

林微微指着一道组合数学题说。

夏风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递推关系可能更首接。

你看,如果我们设an为n个点时的方案数...”他们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时间悄然流逝。

中午时分,夏风突然说:“我饿了,要去买点吃的。

你需要什么吗?”

林微微摇摇头,从书包里拿出母亲准备的水果盒:“我带了这个,要一起吃吗?”

夏风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两人分享着水果,暂时从题海中抽身。

“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数学?”

林微微好奇地问。

夏风沉思片刻,说:“数学是世界上最诚实的东西。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模糊地带。

而且...”他顿了顿,“在数字和公式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找到解答,不像生活那么复杂。”

林微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只是觉得数学很美。

就像一种语言,描述着世界的本质。”

“Exactly.”夏风眼睛一亮,脱口而出的英文单词让他显得有些不同,“这就是我在你那篇文章里读到的观点。”

他们相视而笑,有一种难得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下午分别时,夏风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给你的。

我注意到你的笔记本快用完了。”

林微微接过笔记本,封面上是深邃的星空图案,内页纸张质地上乘。

最让她惊讶的是,扉页上写着一行字:“致林微微:愿我们一起探索数学之星海。

——夏风谢谢。”

她轻声说,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改变,“下周一见。”

回家的公交车上,林微微翻开新笔记本,发现第一页己经写上了一道题目,下面有一行小字:“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那类题目的变式,有兴趣可以试着解解。

答案在最后一页,但建议先自己尝试。

——夏风”林微微忍不住笑了。

这太像夏风的作风了——看似冷静克制,实则体贴入微。

她望向车窗外,秋日的阳光为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

高中生活的第二周,因为一个特别的人的出现,变得如此不同寻常。

而此刻的夏风,正站在公交站牌下,目送着林微微乘坐的公交车远去,嘴角挂着一个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笑。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