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摊开动漫设计稿,陈屿在旁边写代码,电脑旁放着那部粉色旧手机——屏幕亮着,不再是小樱的手绘壁纸,而是林溪昨天刚画的“芋圆版祢豆子”,背景是图书馆的玻璃窗。
“代码写完啦?”
林溪推给他颗橘子糖,瞥见手机里的相册——最新的文件夹叫“林溪的手绘”,里面存满了她的分镜稿,甚至还有张她低头画稿的侧影,是陈屿偷***的。
“你什么时候存的?”
林溪笑着问。
陈屿耳尖泛红,挠了挠头:“上次你画到凌晨,我怕你累着,就拍了张存着,想以后给你做画集封面。”
他点开旧手机里的一个音频文件,是小樱当年的声音:“陈屿,以后咱们的工作室,要放满动漫手办,还要有个小厨房煮芋圆!”
林溪没说话,静静听着。
音频结束后,陈屿把手机递过来:“以前总不敢删,现在觉得,她的梦想很好,但我现在的梦想,是和你一起开画馆,放你的手绘,煮你喜欢的少糖芋圆。”
林溪接过手机,把音频设为“仅自己可见”,然后存了张两人的合照当壁纸:“这样,旧的回忆和新的故事,就能好好在一起了。”
窗外的雨停了,阳光透过玻璃落在手机屏幕上,像撒了层暖糖。
第五章 寒假老家·巷子里的新回忆二月的寒假,陈屿带林溪回了老家。
巷口的动漫店还开着,老板看见他们,笑着递过两枚《月刊少女野崎君》的徽章——和当年陈屿、小樱抢的款式一样。
“现在不用抢啦,”老板打趣道,“给你们俩留了一对。”
林溪接过徽章,发现背面刻着小小的“芋圆”图案,是陈屿提前跟老板订的。
陈屿拉着她走进店,在当年和小樱常站的漫画区停下:“以前我总跟她抢《食尸鬼》的新刊,现在想跟你一起收《鬼灭之刃》的典藏版。”
林溪笑着点头,从背包里掏出素描本,画下动漫店的场景:柜台前的老板、货架上的漫画,还有牵手的两个少年,旁边写着“新的漫画,要和新的人一起看”。
巷尾的甜品店还是老样子,陈屿点了两碗少糖紫薯芋圆——是林溪喜欢的口味。
老板端来芋圆时,随口问:“还记得小樱吗?
当年她总让你多放桂花。”
陈屿笑着说:“记得,不过现在我跟林溪都喜欢少糖,不用放桂花啦。”
林溪捏了捏他的手,陈屿回握过去——没有回避,没有遗憾,只是坦然地把“小樱的口味”变成“和林溪的口味”,像把旧书页轻轻翻到新的一章。
晚上在河边散步,陈屿从口袋里掏出条新的浅灰围巾——没有钢笔水痕,边缘绣着颗小芋圆。
“之前那条旧的,我洗干净收在抽屉里了,”他帮林溪围上围巾,“这条新的,想跟你一起戴。”
林溪靠在他肩上,风里带着芋圆的甜,远处的老槐树沙沙响,像在说:这才是属于他们的冬天。
第六章 开学季·画馆草图里的约定三月开学,动漫社的活动室多了张新桌子——上面摊着“画馆设计草图”,是林溪和陈屿一起画的。
草图里,左边是手绘区,挂着林溪的祢豆子插画;右边是芋圆区,摆着小小的煮锅;墙上留着一块“成长墙”,预留了贴照片的位置。
“这里要放个小书架,”陈屿指着草图的角落,“放咱们收的漫画,还有你的设计稿。”
林溪笑着补充:“还要放个暖手宝,冬天煮芋圆时可以暖手。”
两人凑在桌前修改草图时,苏晓凑过来:“原来你们真的要开画馆呀!”
陈屿点头,拿起笔在草图上画了颗芋圆:“以前小樱想过开动漫工作室,我那时候还跟她约定一起干,”他看了眼林溪,“但现在,我想跟林溪一起开画馆,比当年的约定更踏实。”
林溪握住他的手,在芋圆旁边画了颗星星:“因为这次的约定,有芋圆,有动漫,还有你。”
傍晚,他们把草图贴在活动室的墙上,旁边挂着新做的社团海报——上面是两人设计的“芋圆祢豆子”,怀里抱着颗热芋圆,旁边写着:“青春里最好的约定,是和你一起,把喜欢的事过成日子。”
陈屿掏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笑着说:“妈,我跟林溪想毕业开画馆,到时候您来教我们煮芋圆好不好?”
电话那头的声音传来,林溪靠在他身边,看着墙上的草图,突然觉得:那些关于小樱的过往,从来不是阻碍,而是让他们更懂“珍惜”的礼物——珍惜眼前人,珍惜一起煮芋圆、画动漫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