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孤雪之谜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夜色如墨,窗外的雪还在无声无息地落着。

沈暮寒坐在书房的檀木椅上,指尖摩挲着一只陈年的银质怀表。

表面磨损斑驳,盖子上刻着一朵冰雪初绽的梅花。

每当思绪纷乱时,他总喜欢把玩这只怀表,仿佛那一圈圈机械齿轮的转动能为他理清心头的疑云。

苏吟雪的身影在烛火的映照下,若隐若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

这个女子,如同冬夜里的一缕清风,带着寒意和谜团悄然闯入了他的生活。

她的笑容很淡,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哀愁;她的目光清澈,却总有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

沈暮寒本以为她只是个寻常的歌姬,偶然间卷入了沈家的风暴。

然而,这两日他暗中调查,却发现一切远比想象中复杂。

“公子,您要的东西找到了。”

门外传来管家老林的低声禀报。

沈暮寒收起怀表,沉声道:“进来吧。”

老林悄然推门,将一只竹匣子轻放在案上,又把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旧信递到他面前,“这是苏姑娘留在客房的包裹,还有……沈家档案里,二十年前那批封存的文件。”

沈暮寒点头,示意老林退下,自己则静***下,翻开那叠泛黄的信纸。

信封上写着“吟雪启”,署名却是“沈怀玉”。

沈暮寒的心微微一紧。

沈怀玉,正是他早逝的二叔,也是沈家历史上最神秘的一位成员。

家族中关于他的传言众多,有人说他因病早夭,有人说他为家族赴死,真正的死因无人知晓。

信的内容并不冗长,却字字句句透着关怀。

“吟雪,待你见信时,我或许己不能再护你周全。

沈家的恩怨无休无止,你母亲之事,终究未能水落石出。

你若平安长大,切莫轻信旁人。

那枚雪梅怀表,藏着你母亲的遗愿,也是你唯一的证明……怀玉留。”

沈暮寒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信纸。

雪梅怀表,他低头看向自己掌心的旧表——竟与信中所说一模一样。

难道,苏吟雪和自己一样,也是沈家血脉?

他又翻开竹匣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块温润的玉佩,玉上也雕着一朵雪梅。

沈暮寒记得,母亲曾说过,沈家的后人,只有嫡系才可佩雪梅玉。

他的心头愈发沉重。

雪夜更深,烛火摇曳。

沈暮寒翻检着那些封存的档案,试图在字里行间拼凑出二十年前的真相。

档案里记载着一场大火——那是沈家三房的宅院,彼时大雪封门,无人幸免。

唯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婴,被一名下人冒死救出,送往外地。

女婴的下落自此成谜。

而沈怀玉,正是那场大火前后消失无踪。

沈暮寒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苏吟雪,很可能就是那名失落在外的沈家女婴,也是二叔拼死相救的亲外甥女。

可她为何如今以苏姓示人?

她母亲的遗愿究竟是什么?

一阵寒风吹过,带起案上的信纸微微颤动。

沈暮寒抬头,望向窗外无尽的雪幕。

往昔尘封的秘密,在黑夜与寒雪中悄悄苏醒。

正出神时,门外忽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

沈暮寒收拾好桌上的信件,恢复了一贯的冷静。

门缝里走进来的人,正是苏吟雪。

她身着素白衣裙,披着一件淡青色的斗篷,神情温婉却带着一丝惴惴不安。

“沈公子,夜深打扰,实在抱歉。”

她声音轻柔,带着北地女子特有的清冷。

沈暮寒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吟雪姑娘,有些事情,我希望你能如实相告。”

苏吟雪低下头,纤指绞紧衣角,半晌才轻声道:“公子想问的,是不是关于我的身世?”

沈暮寒目光如炬,“你可知,这枚怀表的来历?”

苏吟雪愣了一下,缓缓取下自己颈间的银链,链端正是一只与沈暮寒掌中极为相似的雪梅怀表,只是样式略有不同。

她抚摸着怀表,眼眸微湿,“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

她只说,若有一日遇到与它相配之人,便是命运的转折。”

沈暮寒心头一震,将自己的怀表递给她,两只怀表在烛光下遥遥相对。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

“你母亲,可是沈家三房的沈瑶?”

沈暮寒低声问道。

苏吟雪点头,泪水终于滑落下来,“我只记得,童年时母亲抱着我在雪夜逃亡。

她总说,沈家之门,既是庇护,也是牢笼。

后来她患病去世,只留下怀表和一块玉佩,让我务必藏好真名。”

沈暮寒将那块雪梅玉佩递给她,“你的玉佩,可还在?”

苏吟雪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与沈暮寒手中的一模一样,只是年岁更久,边缘微有磕碰。

两块玉佩相合,正好拼成一整朵雪梅。

“这就是沈家嫡系的信物。”

沈暮寒凝视着她,声音低沉,“你不是外人,你是我失散多年的堂妹。”

苏吟雪泣不成声,哑声道:“我一首想知道自己的来历,却又害怕真相。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活着,却偏偏被卷入这场风暴……”沈暮寒轻拍她的肩,眼神里浮现出少有的怜惜与坚定,“吟雪,沈家的恩怨由我来扛。

你不必再独自面对。”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漫天大雪之下,冰封的秘密终于融化,亲情的温度穿透了无尽的寒夜。

只是,谜团虽解,风暴却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