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夫君信守承诺,一生只她一人,夫妻恩爱,成了我们这儿口口相传的佳话。
我也资助了个穷书生。
宋云策生得剑眉星目,笑起来温温的:
姑娘大恩,他日高中,宋某必结草衔环以报。
宋云策与其他人不同。
那些书生埋头读书,他们想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叹着高中后住新房、吃珍馐,扬眉吐气。
但宋云策不一样。
我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双手托腮望着他,他低吟: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依,幼有所托。
他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我想让这方水土,担得起河清海晏四个字。
像我爹。
我像那些小姑娘一样,总能被少年郎的拳拳热忱所折服。
李婶戳着我的额头啧啧出声:
哪就像你爹了?
像你爹那么傻的人,这世上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她叹气: 害,你可真倔。
我没指望当什么官夫人,只想像书上说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安安稳稳过日子。
若是他考不上,以后当个私塾夫子,教书育人,传一下圣贤之道不也挺好吗?
这么一想,也就觉得日子没那么难过了。
我晴天采珠、雨天做珠花、夏打渔、冬绣花,战战兢兢攒下不少珍珠。
我将珍珠分成三份。
一份给他做上京的盘缠,一份做拜白鹭书院的束修,还有一份,就当是我的嫁妆了。
看着他灯下读书的样子,便觉得生活有盼头。
可我的珍珠,总是莫名丢失。
明明攒得满满当当的罐子,过几天再摇,哐当空响。
许是家里进了贼吧。
为了宋云策,我只能更拼命地采珠攒钱。
宋云策家道中落,以前过惯了好日子,用不惯劣质笔墨纸砚,我给他买的文房四宝都是顶好的。
甚至为了让他专心读书,咬牙买了书童伺候。
我采的珠明明越来越多,日子却过得越来越差。
直到我听到他跟阿寿的窃语。
那珍珠丢远一点,别让她捡到了,孤来体验民间疾苦,不是来过好日子的。
还有那些珠花,也一并丢了,开了首饰铺子就是商户,商户是富户,日后让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眠云四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