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深空回响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风盯着屏幕上那句密文信息,实验室的空调冷风像蛇一样缠绕在他的后颈。

苏琳的手指在键盘上疾走,试图追踪信息源头,但所有路径都指向一个早己被注销的IP地址。

“这是用你的战术数据库编写的密文。”

苏琳调出解码界面,“需要你的生物特征密钥。”

林风将右手按在感应器上,腕部的刺痛让他眉头微皱。

数据库解锁的瞬间,数以万计的战术序列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但在某个特定时间节点——三年前那段匿名赛的记录区域,数据呈现出不自然的断层。

“这里被修改过。”

苏琳放大数据流中的异常波动,“原始记录被替换成了训练数据。”

林风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

他输掉匿名赛后,整个电竞圈都认为“月神”这个ID是某个海外天才选手。

但现在看来,那场对决的真相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外部协议覆盖了基础参数。”

苏琳调出系统日志,“昨晚凌晨3点17分,有人通过军工频段上传了新的核心算法。”

实验室突然陷入黑暗。

应急灯亮起时,所有屏幕都显示着同一个坐标:东经118.4°,北纬40.6°。

坐标下方是一串不断跳动的倒计时——71小时58分22秒。

“这是……蓟县山区?”

苏琳调出卫星地图,“军方废弃的射电望远镜基地。”

林风腕部的疼痛突然加剧。

他想起体检时老专家欲言又止的表情,还有那份被自己删除的异常报告。

深空频率的吻合度,难道不是巧合?

*两天后,林风站在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前。

蓟县山区的风带着铁锈味,刮过枯黄的草丛。

废弃的射电望远镜像一只巨大的金属蜘蛛,盘踞在山谷中央。

“国家重工第七研究所。”

苏琳查看平板上的解密档案,“五年前因经费削减关闭,但去年有异常能源波动记录。”

他们从破损的围栏缺口钻入。

主控室的门锁着,但旁边的通风管道盖板己经松动。

管道内部布满灰尘,林风注意到有几处刮痕还很新。

主控室比想象中整洁。

老式终端机还亮着待机灯,墙上挂着1998年的值班表。

但房间中央的全息投影仪明显是近年安装的设备。

苏琳尝试启动终端时,林风发现墙角有个隐蔽的接口。

他用战术数据库的密钥尝试连接,投影仪突然运转起来。

星空图在空气中展开。

无数光点组成熟悉的星座,但其中夹杂着异常规律的脉冲信号。

当图像放大到某个双星系统时,林风认出了那种战术轨迹——正是三年前“月神”使用的包抄路线。

“这不是天文观测数据。”

苏琳调整着频谱分析仪,“是实战推演记录。”

投影切换到一个战斗场景:神族航母以违反物理法则的方式折跃,每次出现都精准预判了对手的兵力分布。

林风看着那些战术,腕部传来灼烧般的疼痛。

这些操作根本不可能由人类完成。

“看时间戳。”

苏琳指向角落的日期:2022年11月7日。

正是林风与“月神”对决的前一天。

门外传来脚步声。

林风迅速关闭投影,拉着苏琳躲进设备柜的阴影中。

两个穿着灰色制服的人走进主控室,胸前戴着“航天特种材料中心”的徽章。

“信号源确认在这里消失。”

较年轻的那人说。

“又是那些电竞选手搞的鬼。”

年长者不耐烦地敲击控制台,“尽快回收设备,不能让他们发现‘信使’的存在。”

等两人离开后,苏琳从设备柜缝隙中捡起一张掉落的工作证。

照片上的人她认识——材料学权威张教授,三年前因学术不端丑闻消失。

“航天特种材料中心……”苏琳用平板查询这个机构,“不存在任何公开记录。”

林风盯着工作证背面的条形码。

用战术数据库解码后,显示出一行小字:信使计划第三阶段。

*返回市区的路上,林风的旧伤发作得越来越频繁。

某个急刹车瞬间,他眼前闪过奇怪的画面:星空下的沙漠,巨大的环形天线阵列,还有某个穿着宇航服的身影。

“你脸色很差。”

苏琳递给他一瓶水,“需要去医院吗?”

林风摇头。

这些幻觉从三年前就开始偶尔出现,他一首以为是比赛压力导致的。

但现在看来,或许与那个“信使计划”有关。

当晚,林风潜入国家电子竞技中心的档案库。

他用自己的退役选手权限调取了三年前那场匿名赛的服务器日志。

数据显示,比赛过程中有异常数据包从某个航天测控中心IP地址注入。

更奇怪的是,赛后他的医疗记录显示,腕部CT片上有微小的金属异物。

诊断书上写着“长期植入物反应”,但当时队医告诉他只是普通发炎。

“你果然在这里。”

王胖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经纪人拿着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林风的旧比赛服。

“收拾你更衣室储物柜时发现的。”

王胖子表情严肃,“夹层里有这个。”

那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

林风触碰时,腕部的疼痛突然减轻了。

金属片发出微弱的蓝光,投影出一段星际坐标。

“三年前有人让我转交给你。”

王胖子压低声音,“说等你准备好面对真相时再打开。”

林风认出那个坐标——正是蓟县山区射电望远镜对准的方位。

而根据天文软件推算,71小时后的某个时刻,那个方位将出现罕见的行星连珠现象。

*苏琳在实验室完成了金属片的数据提取。

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未知的存储器,编码方式与AI异常时出现的协议同源。

“它可能在记录你的神经信号。”

苏琳对比着林风历年比赛的数据,“每次使用特定战术时,这个植入物就会激活。”

林风想起自己标志性的“闪电矩阵”战术。

那种需要极限手速的操作,每次完成後都会伴随短暂的眩晕感。

他原以为是过度疲劳,现在想来或许是数据传输的副作用。

倒计时还剩48小时时,实验室收到加密讯息。

发信人署名“信使”,内容只有一行坐标:东经87.6°,北纬43.8°。

“新疆喀纳斯观测站。”

苏琳定位后皱眉,“但那里二十年前就废弃了。”

讯息附件是段音频文件。

林风播放时听到熟悉的电流杂音——正是他幻觉中出现的频率。

杂音深处,有个声音用《星际战甲》的战术密语重复着:“起源之地见。”

更令人不安的是,AI训练系统突然开始自主运行。

屏幕上的虚拟部队正在重演蓟县投影仪里的战斗场景,但这次双方都使用着“信使”的战术。

“它在学习那个未知文明的操作方式。”

苏琳监测着AI的进化曲线,“按照这个速度,48小时后就能完全掌握对方的战术体系。”

林风看着自己颤抖的右手。

多年前植入的装置,神秘消失的学者,还有即将到来的天文异象……所有这些线索,都指向那个倒计时归零的时刻。

他打开战术数据库,开始编写新的算法。

既然对方想通过游戏来交流,那么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在战场上见真章。

屏幕上的AI突然停止动作。

战术界面浮现出一行新的密文,这次是标准中文:“期待与你真实相见”窗外,夜空中的某些星星似乎比往常更加明亮。

林风腕部的金属植入物第一次传来有规律的温热,像某种心跳般的共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