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观测站隐藏在云杉林中,圆顶上的锈迹像凝固的血痕。
林风腕部的植入物持续发烫,仿佛在接近某个强大的信号源。
“地质记录显示这里曾是陨石撞击点。”
苏琳用光谱仪扫描地面,“地下有大型金属结构反应。”
观测站主控室的门锁着电子锁,但当林风靠近时,门禁系统突然发出绿光。
一个机械音响起:“身份验证通过,欢迎回来,Wind选手。”
室内布满灰尘,但中央的控制台一尘不染。
屏幕自动亮起,显示着复杂的星图。
林风注意到某个脉冲星的频率与自己植入物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这里不是观测站。”
苏琳拆开控制台侧板,“是伪装成观测站的通信中继站。”
她指着内部先进的量子通信模块。
这些设备的技术水平远超当前民用科技至少二十年。
更奇怪的是,所有设备都印着“华通重工第七研究所”的logo。
林风尝试用战术数据库登录系统。
权限验证通过后,屏幕显示出“信使计划”的完整档案。
*档案记录始于二十年前。
当时喀纳斯观测站接收到一组来自格利泽581星系的神秘信号,经解码后发现是套完整的战术训练程序。
航天局秘密成立了“信使计划”研究组,由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张教授牵头。
“他们最初以为这是外星文明的联系尝试。”
苏琳快速浏览着文档,“但后来发现这些信号会选择性影响特定人群的神经活动。”
档案中提到一种“战术共鸣”现象:少数电竞选手在接触信号后,会展现出超常的战略思维能力。
但副作用是腕部会出现金属沉积现象,正是林风CT片上的异物。
林风翻到三年前的记录。
当时计划首席张教授突然销毁所有数据,只留下一段预言:当行星连珠发生时,“信使”将揭开真相。
窗外传来引擎声。
透过百叶窗缝隙,林风看到三辆黑色越野车停在观测站外。
几个穿着“航天特种材料中心”制服的人正在部署信号屏蔽设备。
“他们来了。”
苏琳拉起林风,“地下通道。”
*观测站地下室比上面更加先进。
银白色的走廊通向一个环形大厅,中央矗立着三米高的奇异装置。
它由无数旋转的金属环构成,仿佛某种星际导航仪。
当林风靠近时,装置投射出全息影像。
这次展示的不是战术推演,而是段纪实影像:格利泽581星系的某颗行星上,巨大的环形城市正在崩塌。
天空中,熟悉的星舰以《星际战甲》中的战术编队交战。
“这不是模拟。”
苏琳检测着能量读数,“是实时传输的战场记录。”
影像中的战术与林风开发的“闪电矩阵”如出一辙。
更惊人的是,某个星舰的标识正是华通重工的logo——但设计风格更加先进。
装置突然发出强光。
林风腕部的疼痛达到顶峰,某个瞬间他仿佛与装置建立了神经连接。
海量信息涌入脑海:这个装置是跨星系通信器,而“信使计划”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理解外星战术的指挥官。
“他们不是要入侵地球。”
林风突然明白,“是在寻找能帮助他们赢得战争的盟友。”
脚步声从走廊传来。
灰制服人员冲进大厅,为首的正是消失多年的张教授。
他看起来比档案照片苍老许多,但眼神锐利。
“时间不多了。”
张教授举起一个类似游戏手柄的设备,“‘收割者’舰队己经抵达柯伊伯带。
你们看到的,是三个月前沦陷的格利泽581d行星。”
*控制台的星图放大显示太阳系外围。
无数红点正在向地球逼近,行军路线完美复刻了林风与“月神”那场匿名赛的战术。
“二十年前收到的求救信号,来自格利泽581的流亡政府。”
张教授快速操作控制台,“他们警告说收割者会先发送战术病毒测试文明防御能力。”
林风想起三年前开始肆虐电竞圈的“幻影病毒”,那种导致选手操作变形的恶意程序。
原来那是外星武器的前期测试。
“你的植入物是信号放大器。”
张教授指向林风手腕,“当行星连珠发生时,格利泽581的幸存者将通过你建立通信通道。”
苏琳突然插话:“但为什么选择电竞选手?”
“因为收割者的战斗方式基于某种游戏逻辑。”
张教授调出数据分析,“只有顶级玩家的神经可塑性才能理解他们的战术。”
窗外天空开始变暗。
日食提前开始了,但月亮的位置明显异常。
多个天体的阴影重叠在一起,形成千年难遇的行星连珠奇观。
通信器发出刺耳的蜂鸣。
全息影像切换到一个破损的星舰驾驶舱,外星舰长的面容出现在画面中。
他说着听不懂的语言,但战术界面自动翻译成中文:“防火墙己突破,请求战术支援。”
林风腕部的植入物突然脱落,在空中分解成纳米粒子,重组为一个战斗指挥界面。
他的眼前浮现出太阳系的立体布防图,每个节点都对应着《星际战甲》里的战略要地。
“他们一首在通过游戏训练我们。”
林风握住浮空的指挥界面,“这不是入侵,是入学考试。”
张教授露出苦涩的微笑:“欢迎来到真正的星际战场,指挥官。
现在,请拯救这个世界。”
星图显示,收割者的先头部队己经突破海王星轨道。
它们的行军路线,正是林风最擅长的闪电突袭战术的完美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