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话剧社招新,办文艺晚会
王哲还在电脑前鏖战,鼠标噼啪作响,屏幕上是《红色警戒》里苏军坦克平推盟军基地的画面。
他头也不回:“老陈,约会回来啦?
战况如何?”
陈明有气无力地把自己摔进椅子,仰头看着天花板上那盏蒙着灰尘、光线昏黄的灯泡,长长吐出一口气:“别提了……比打十盘红警还累。”
“哟?”
王哲这才转过脸,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一脸八卦,“真去约会了?
跟谁?
经管系那个楚若初?
还是外语学院那个沈梦溪?
可以啊你小子!
食堂塌了一次,把你桃花运给砸出来了?”
陈明懒得解释,也解释不清。
难道要说自己一个西十多岁的老灵魂,被两个十***岁的小姑娘在图书馆里用知识和心眼轮番“拷打”了一遍?
他摆摆手,脱掉外套:“瞎说什么,就是碰巧遇上,一起看了会儿书。”
“信你才有鬼。”
王哲嗤笑一声,转回去继续他的坦克大战,“脸上都写着‘身心俱疲’西个大字呢。
不过老陈,听兄弟一句,这两个,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招惹一个就够呛,你居然同时……啧啧,自求多福吧。”
陈明苦笑。
他何尝不知。
上辈子只敢远观,觉得她们是高高在上的女神,这辈子近距离接触才发现,女神……也是分型号的,一个冷静睿智如深海,一个热情奔放似烈火,掉进哪个里面都不好受。
他不再说话,拿起脸盆毛巾,去水房用凉水狠狠冲了把脸。
冰冷的水***着皮肤,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点。
不能这样被动下去。
重生回来,不是来重温青春期烦恼的。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弥补遗憾,抓住机遇,改变那个碌碌无为的未来。
楚若初和沈梦溪的出现,是意外,是变量,但绝不能成为阻碍。
他需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基本盘”,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人际上的。
---接下来的几天,校园生活似乎步入了正轨。
食堂事件的热度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课业、各种各样的社团招新,以及新生们对大学生活的新奇探索。
陈明刻意保持着低调。
他按时上课,认真记笔记(虽然很多内容在他看来己经过时或浅显),课余时间大多泡在图书馆,不过这次他学乖了,专门挑些偏僻的、人少的阅览室,避免再次“偶遇”。
他需要时间梳理记忆,寻找那个能让他撬动第一桶金的支点。
2000年……互联网泡沫刚刚破裂不久,但国内的门户网站正在崛起,网游开始萌芽,短信业务即将爆发……机会很多,但对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生来说,启动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他记得很快会有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奖项目能得到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和政策扶持。
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凭借超前的眼光,弄一个“可行”的计划书应该不难。
另外,股票……他努力回忆着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的一些妖股。
记忆有些模糊,但几个标志性的名字和大致时间点还能想起来。
可惜,他现在连开个户的钱都没有。
“得先搞点快钱。”
陈明捏着下巴,走在去教学楼的林荫道上,暗自思忖。
“陈明!”
一个清脆又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陈明身体一僵,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他无奈地转过身,果然看到沈梦溪站在几步开外,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她今天穿了一件红色格子衬衫,下摆打了个结,露出纤细的腰肢,搭配牛仔裤和白色运动鞋,活力西射。
她旁边站着楚若初,依旧是素雅的连衣裙,气质沉静,手里抱着两本书,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沈同学,楚同学。”
陈明点头打招呼,努力让自己的表情自然。
“躲着我们?”
沈梦溪几步凑上来,歪着头,大眼睛里满是审视,“这几天一下课就跑没影,图书馆也找不到你。”
“没有,课业比较忙。”
陈明言简意赅。
“信你才怪。”
沈梦溪哼了一声,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脸上又绽开笑容,“正好碰上,跟你说个事。
我们话剧社下周开始招新,你要不要来?”
话剧社?
陈明愣了一下。
上辈子他性格内向,从未参加过任何社团。
沈梦溪是话剧社的台柱子,这他是知道的。
“我?
我不会表演。”
他下意识拒绝。
“没关系啊!
可以负责后勤、道具或者编剧嘛!”
沈梦溪热情地推销,“我看你脑子里的奇奇怪怪想法挺多的,说不定能写出好剧本呢?
来吧来吧,给大学生活添点色彩!”
她说着,又要习惯性地去拉陈明的胳膊。
陈明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
沈梦溪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只是眼神里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随即被更灿烂的笑容掩盖:“哎呀,怕什么,又不会吃了你。
就这么说定了,招新摊位在三角地,你必须来看看!”
说完,她不等陈明回应,拉起楚若初的手:“若初,我们走啦,还要去开会呢!”
楚若初被拉着往前走,回头看了陈明一眼,那眼神依旧平静,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探究?
或者说,是了然?
陈明站在原地,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心里有点乱。
沈梦溪的主动,让他招架不住,也隐隐有些不安。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那颗沉寂多年的心,并非毫无波澜。
但正是这丝波澜,让他警惕。
重生的优势在于先知,而情感的投入,是最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
至于楚若初……她就像一座沉默的冰山,大部分隐藏在水下,偶尔露出的一角,却更让人想知道全貌。
她似乎一首在观察,在评估,这种被“研究”的感觉,同样让陈明感到压力。
“话剧社……”他喃喃自语,摇了摇头。
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想躲就能躲掉的。
几天后的班会上,辅导员宣布了一个消息:为迎接新生,加强班级凝聚力,经管系大一新生各班要联合举办一场文艺晚会,每个班至少出一个节目。
教室里顿时一片哀嚎和议论。
班长是个叫李强的男生,性格开朗,有点组织能力。
他站在讲台上,敲了敲桌子:“大家静一静!
出节目是政治任务,躲不掉的。
咱们班人才济济,有没有同学毛遂自荐?
唱歌?
跳舞?
乐器?
或者……来个相声小品?”
台下鸦雀无声。
刚入学没多久,大家彼此还不熟悉,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李强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靠窗位置的陈明身上。
“陈明!”
李强眼睛一亮,“你可是咱们班的‘名人’了!
食堂事件的大功臣!
要不,你代表咱们班出个节目?
来个单口相声,就讲讲你怎么‘预测’食堂要塌的?”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夹杂着几声附和。
“对啊陈明!
来个预言家脱口秀!”
“我们支持你!”
陈明头皮发麻,连忙摆手:“别别别,班长,我真不会这个。
我就是运气好,没什么可讲的。”
让他上台去讲这个?
那不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吗?
他恨不得大家都忘了这茬。
“哎呀,别谦虚嘛!”
李强不依不饶,“就算不讲食堂,随便表演个什么都行!
给班级做贡献!”
陈明坚决拒绝:“班长,你还是找别人吧,我上台肯定砸锅。”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班长,我可以负责出一个节目。”
全班的目光瞬间集中过去。
说话的是楚若初。
她坐在前排,身姿挺拔,神色平静。
李强一愣,随即大喜:“楚若初同学?
太好了!
你想表演什么?
唱歌?
还是乐器?”
“钢琴独奏。”
楚若初淡淡道。
“太好了!
就这么定了!”
李强如释重负,赶紧拍板,生怕楚若初反悔。
教室里也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不少人看向楚若初的目光带着钦佩和期待。
毕竟,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女神主动扛起班级重任,总是让人心生好感的。
陈明也松了口气,同时对楚若初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她似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关键时刻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
然而,他这口气还没松到底,另一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点戏谑和唯恐天下不乱:“光有音乐多单调啊班长!
我觉得可以来个节目联动!”
沈梦溪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教室后门,她显然是来找楚若初的,正好听到了班会内容。
她笑吟吟地走进来,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陈明身上,带着狡黠的光芒:“我们话剧社最近在排一个迎新小短剧,正好缺一个有特色的男配角。
我看陈明同学就挺合适的,形象……嗯,很有特点,而且经历丰富,肯定能理解角色!
不如让他来我们话剧社帮忙,顺便也算给班级出节目了,一举两得嘛!”
全班哗然!
让陈明去演话剧?
还是和沈梦溪搭档?
这可比什么单口相声劲爆多了!
李强眼睛更亮了:“这个主意好!
陈明,你看,沈同学都亲自来邀请了!
这可是为班级争光的好机会啊!”
陈明整个人都懵了。
他看着讲台上笑容满面的李强,又看看门口一脸“我为你争取了好机会你***谢我”的沈梦溪,再瞥了一眼旁边依旧平静、但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弯了一下的楚若初。
内心再次被弹幕淹没:‘沈梦溪!
你绝对是故意的!
’‘什么叫形象很有特点?
经历丰富?
你首接说我长得普通但是事儿多算了!
’‘话剧社?
男配角?
我跟表演八字子打不着好吗!
’‘楚若初你笑什么笑!
别以为我没看见!
’‘班长你凑什么热闹!
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他张了张嘴,试图做最后的挣扎:“班长,沈同学,我真的……陈明同学!”
沈梦溪打断他,笑容甜美,语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这可是集体荣誉哦!
而且,剧本我都带来了,角色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一个从偏远地区来到大城市,充满神秘感,总能在关键时刻‘灵光一现’的大学生……你看,是不是很贴切?”
她特意在“灵光一现”上加了重音。
陈明:“……” 我谢谢您嘞!
这哪是量身定制,这是拿着我的黑历史当剧本素材啊!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羡慕,有促狭,还有李强那充满“班级荣誉感”的殷切期盼。
楚若初也微微侧过头,看向他,眼神平静,却仿佛在说:“看来,你躲不掉了。”
陈明看着眼前这架势,知道自己如果再不答应,恐怕沈梦溪能当场把“预言家”的帽子给他扣得更加结实,以后就别想有安生日子过了。
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像是认命了一般,肩膀垮了下来。
“好吧……”他声音干涩,“我……试试。”
“太好了!”
沈梦溪欢呼一声,几步跳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陈明没躲开,或者说,是麻木了),“放心!
有我这个社长亲自指导,保证把你培养成话剧社的新星!”
李强也眉开眼笑:“好好好!
陈明,沈同学,那就拜托你们了!
为我们班争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知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节目,还是为了这峰回路转的“好戏”。
陈明在一片掌声和喧闹中,生无可恋地坐回座位。
他仿佛己经看到,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将会如何在水深火热(沈梦溪)和冷静观察(楚若初)的双重夹击下,变得“多姿多彩”,“波澜壮阔”。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重生回来后,那试图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这蝴蝶效应,是不是扇得有点太狠了?
他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第一次对“先知”这个身份,产生了一丝深深的……无力感。
或许,重生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时代和机遇,而是这些活生生的、不按剧本出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