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枝扶着琥珀的手,身后跟着沈嘉懿,进了垂花门,两边是回廊,绕过回廊,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厅廊下,站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其中一个圆脸的笑迎上来,屈膝行礼。
“奴婢宜春,见过沈小姐,沈公子。
刚才老太君还念叨着呢,沈小姐和沈公子就来了。”
其余几人打起帘笼,向里禀告:“沈小姐和沈公子到了。”
沈枝和沈嘉懿进入房间时,只见上位坐着一位身着一袭华丽的绣花长袍,袍子上金丝银线交织,尽显其尊贵身份。
头发鬓发如银,梳成精致的盘发,插着镶有宝石的簪子,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眼花儿的老人。
沈枝便知那是他外祖母。
领着沈嘉懿忙走上前去,规规矩矩的跪下磕头。
“阿芙,珩之拜见外祖母,愿外祖母福寿安康。”
上首的老太君当下情绪激动的想要起身,被一旁的李嬷嬷安抚着。
急道:“阿芙,珩之,快快起来,快到外祖母身边来,让我好好瞧瞧儿。”
沈枝和沈嘉懿矩步上前,被老太君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掩面大哭起来,沈枝和沈嘉懿也被触及伤心事,顿时哭作一团。
其他人见状当下便过来劝解三人,屋里的人皆眼圈微红。
沈枝和沈嘉懿拜见了外祖母后,老太君指着左边的那个贵夫人道,“阿芙,珩之,这是你大舅母”又指向右手第一个道“这是你二舅母”。
沈枝和沈嘉懿起身,对着侯夫人行礼。
“阿芙,珩之见过大舅母。”
侯夫人回道“好孩子,苦了你们了。
以后就把这里当自己的家。”
“多谢大舅母,以后阿芙和珩之就叨扰了”“珩之谢过大舅母。”
沈嘉懿拱手。
说着又转身向二夫人行礼。
“阿芙,珩之见过二舅母。”
“枝姐儿和懿哥儿不用多礼,以后在府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我们有的是时间。”
二夫人不甚在意的说。
老太君身边的李嬷嬷看了一眼二夫人,又看了眼老太君的面色。
老太君面色不愉,但没有说什么。
阮蕙瑶状似吃茶,清咳了一下提醒二夫人,二夫人见状撇撇嘴没有再说什么。
二夫人对沈枝和沈嘉懿的称呼和态度都有些疏离,在场众人见老太君没有说什么,皆噤声着。
亲近的人皆叫沈枝的小名儿阿芙以及沈嘉懿的表字珩之,可二夫人只叫了他们枝姐儿和懿哥儿,二人感觉到了,也明白缘由,皆状若未闻。
当年,沈徽和奉旨查办私放印子钱一事,宁南侯阮珉章和二老爷阮珉倬两兄弟皆以手下人名义在外私放印子钱,这件事可大可小,只要上缴了国库就成。
但沈徽和为人刚正不阿,不懂变通,大义灭亲将二人上报,导致宁南侯府两兄弟被圣上训斥,并且罚俸一年。
是以,宁南侯府这么些年来对他们家不似之前热络。
“那是你大表哥呈鸿,二表哥呈麟。
大表姐蕙瑜,二表姐娅琪,三表妹蕙玟,西表妹蕙瑶。”
老太君又指着剩余年轻几人向两姐弟介绍。
只见阮呈鸿身着一件锦缎长袍,袍身以深蓝色为底,上面绣着金色的祥云图案,威严而不失华贵。
衣襟微敞,露出里面洁白的衬衫,领口系着一条精致的丝绸领带,增添了几分书卷气。
阮呈麟腰间束着一条玉带,镶嵌着碧绿的翡翠,显得腰身挺拔。
发丝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额前几缕碎发随风轻扬,为他增添了几分不羁的气质。
两人面容俊朗,眼神深邃,嘴角挂着一抹温文尔雅的笑容,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公子的风度。
小姐们依次是身着一袭精致的绣花长裙,裙摆轻曳,如同晨曦中绽放的莲花,淡雅而不失高贵的阮蕙瑜。
裙面上绣着细腻的兰花图案,一头柔顺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几缕碎发轻轻贴在脸颊上,透出一股清新脱俗气息的阮娅琪。
发髻高挽,几缕青丝垂落肩头,配以金钗玉簪,更显端庄秀丽的阮蕙玟。
眉眼如画,唇若点绛,腰间束以一条镶嵌着珍珠的玉带,勾勒出曼妙的身姿,为她增添了几分温柔气息的阮蕙瑶。
沈枝与沈嘉懿一一和他们见过礼。
一时间厅里表哥表妹的好生热闹。
老太君问及阮茜彤(沈枝母亲)病时情况,如何请医问药,走时是否受折磨,不免老太君又伤感着,呜咽起来。
“我一生只得了你们母亲一个女儿,最疼的也是你们母亲这个幺女,可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叫我揪心呐”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堪堪止住。
老太君这辈子欣赏过沈徽和,可是却也埋怨沈徽和。
敬安九年,圣上犯了疑心病,对各大世家抱团取暖行为甚是恼怒,阮老爷子当时为避免今上疑心,是以和老太君商议,万事以女儿心意为主,如有意中人,不必在意家世门第,只注重人品才华。
那年,沈徽和通过层层递进,终达殿试,高中状元,圣上赐进士及第,入翰林院修撰,一时好不风光。
阮家幺女,榜下捉婿,一眼相中,一时成就了一段佳话。
敬安十西年,沈徽和奉旨外放淮州,带着爱妻和正值三岁的沈枝赴任。
期间,老太君得以见女儿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令人唏嘘不己。
“外祖母,母亲未能在您身边尽的孝,以后便叫阿芙和珩之替母亲在您跟前尽吧”沈枝宽慰老太君道。
厅里众人见沈枝虽因父母离世,面有憔悴之态,然其举止言谈不俗,大方得体,自有一番风骨,沈嘉懿虽小小年纪,却端方持重。
老太君又问道沈枝身边伺候的人情况,因沈枝只带了两个人来,怕沈枝身边没有个主事人儿,便将自己身边西个一等丫头的其中一个,行事稳重的拂冬给了沈枝。
只见一个有着一点婴儿肥,态度端庄,面容清秀,约莫十六七的女子立即上前给沈枝正经磕头行礼。
又问及沈嘉懿,说道又让李嬷嬷的孙儿平安去伺候沈嘉懿。
拂冬乃是老太君身边掌管库房的人,又因略通医术,倒是很得了老太君几分青眼。
李嬷嬷的小孙子聪明机灵,宁南侯也曾赞过一回。
厅里几人见状眼神各异,晦暗不明。
注: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
通过殿试的考生被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样赐进士出身。
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传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