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前夜的拜访“巡天” 空间站指挥中心的灯光还亮着,

蓝色的全息投影在主控室中央闪烁,将 “先驱” 航天器的三维模型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林墨摘下触控手套,指尖还残留着操作面板的微凉,

她看了眼墙上的倒计时 —— 距离对接窗口开启还有 18 小时,

而她此刻要去见一个人。自动驾驶车平稳地行驶在城郊的林荫道上,

窗外的夜景逐渐从繁华的都市霓虹,变成了点缀着零星灯火的住宅区。

老科学家苏振明的家在一片老式小区里,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林墨的脚步依次亮起,

发出 “滋滋” 的电流声。“咚咚咚”,敲门声响起,门很快被打开。

苏振明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衬衫,头发已经全白了,却梳得整整齐齐,

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藏着星光。“小林啊,快进来。

” 他侧身让出位置,手里还拿着一本摊开的笔记本,纸页边缘已经泛黄卷曲。客厅不大,

却收拾得一丝不苟。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从《天体物理概论》到《航天器轨道力学》,

大多是些老旧的版本,书脊上印着的出版社名称早已不再常见。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放着一个小小的人造卫星模型,底座上刻着 “东方红一号” 四个字,漆面已经有些剥落。

“苏老,打扰您休息了。” 林墨将带来的水果篮放在茶几上,

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苏振明手里的笔记本上。那笔记本的封面是深棕色的,边角已经磨损,

露出里面的硬纸板,看起来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苏振明笑着摆摆手,

将笔记本放在茶几上,转身去给林墨倒茶。“不打扰,我这把老骨头,晚上也睡不着,

总爱翻翻看这些老东西。” 他端来一杯热茶,水汽氤氲着,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气,

“听说‘巡天’明天要对接‘先驱’了?”林墨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她点点头:“是的,苏老。所有参数都已经调试完毕,对接机械臂也完成了最后一次检测,

就等明天窗口开启。只是……” 她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犹豫,

“我们到现在都没搞清楚‘先驱’的来历,它的轨道参数很奇怪,

像是在刻意避开地球的引力干扰,又像是在…… 等待什么。

”苏振明的手指轻轻拂过茶几上的笔记本,动作温柔得像是在触碰一件稀世珍宝。

“‘先驱’啊……”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的回忆,“我年轻的时候,

曾参与过一个秘密项目,就是追踪这类未知的航天器。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计算机,

所有的轨道参数都得靠手算,一支笔,一张计算纸,算错一个小数点,就得从头再来。

”林墨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苏老,您是说,

您知道‘先驱’的情况?” 这些天,她和团队查阅了无数档案,

从国家航天局的保密资料库到国际航天组织的公开数据,

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 “先驱” 的记录,它就像一颗突然出现在地球轨道上的幽灵,

神秘又诡异。苏振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那本泛黄的笔记本,缓缓翻开。

纸页上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全是工整的钢笔字,有些地方用红笔做了批注,

还有一些手绘的轨道示意图,线条流畅而精准。“你看,这是我当年算的轨道数据。

” 他指着其中一页,“那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未知的航天器信号,就在地球同步轨道附近,

我们给它起了个代号,叫‘星尘’,后来才知道,它就是你们现在说的‘先驱’。

”林墨凑近笔记本,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那些数字和公式她再熟悉不过,

正是航天器轨道计算的核心参数,可让她惊讶的是,这些手写的数据,

竟然和 “巡天” 空间站通过精密仪器测算出的 “先驱” 当前轨道参数,

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苏老,这…… 这怎么可能?” 她忍不住开口,

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这可是几十年前算出来的啊!”苏振明笑了笑,

眼神里满是骄傲:“那时候条件苦啊,没有计算机,我们就用算盘、计算尺,

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算上几天几夜不睡觉。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能争得面红耳赤,

可谁也不生气,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算的每一个数字,都关系着中国航天的未来。

”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上,“那时候我就想,总有一天,我们中国的航天器,

能在宇宙中自由航行,能和这些未知的‘朋友’打个招呼。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

还来得这么快。”林墨看着苏振明的侧脸,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白发上,

像是为他镀上了一层银辉。她忽然明白,为什么指挥中心的老领导一定要让她来见苏振明。

这位老科学家手里的,不仅仅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更是中国航天人几十年的坚守与梦想,

是跨越了时空的智慧与传承。“苏老,明天对接的时候,您愿意和我们一起去指挥中心吗?

” 林墨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期待,“我们想请您亲眼见证这一刻。”苏振明转过头,

看着林墨,镜片后的眼睛里泛起了微光。他沉默了几秒,缓缓点头:“好,我去。我要看看,

我们当年追了那么久的‘星尘’,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我也要看看,你们这些年轻人,

是怎么接过我们的接力棒,去探索更远的星辰大海。”夜渐渐深了,

林墨离开苏振明家的时候,楼道里的声控灯再次亮起。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透着温暖灯光的窗户,心里忽然变得无比坚定。明天的对接任务,

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航天器对接,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两代航天人梦想的接力。

而她,一定要把这场 “对话” 完成好,把这份 “接力” 传递下去。

第二章 泛黄的笔记第二天一早,林墨就开车去接苏振明。当她到达小区楼下时,

看到苏振明已经站在门口等了,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帆布包,里面装着那本泛黄的笔记本。

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西装,虽然有些宽松,却显得格外精神。“苏老,您今天真精神。

” 林墨笑着打开车门,帮苏振明把帆布包放在副驾驶座上。苏振明坐上车,

拉了拉西装的领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多少年没穿这么正式了,

还是昨天晚上特意找出来的。” 他看向窗外,晨光洒在道路两旁的树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去指挥中心的路,我当年也走过,那时候还是土路,现在都修成柏油路了,变化真大啊。

”车子驶入 “巡天” 空间站指挥中心园区,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门口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金属雕塑,造型是航天器与地球的剪影,

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向往。苏振明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神里满是震撼,

他喃喃自语:“这就是现在的航天指挥中心啊,比我们当年的临时指挥部,强太多了。

”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林墨带着苏振明走进主控室,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指挥长陈峰快步走上前,握住苏振明的手:“苏老,欢迎您来!

有您在,我们心里更有底了。”苏振明摆摆手,目光落在中央的全息投影上。

“先驱” 航天器的模型在蓝色的光线下缓缓旋转,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宇宙尘埃,

有些地方的外壳已经出现了破损,却依然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沧桑的坚韧。

“这就是‘先驱’啊,几十年了,它还在轨道上飘着。”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伸手想要触碰投影,指尖却只穿过一片冰凉的光线。林墨将苏振明带到旁边的观测席,

递给他一个平板电脑:“苏老,这是‘先驱’的实时监测数据,您看一下。

”苏振明接过平板电脑,手指有些颤抖地滑动屏幕。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轨道参数时,

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没错!就是这个轨道!当年我们算出来的,就是这个轨道!

” 他激动地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你们看,这个近地点高度,还有轨道倾角,

和我笔记本上记的一模一样!”林墨凑过去看了一眼,

平板电脑上显示的近地点高度是 35800 公里,轨道倾角为 0 度,

确实和苏振明笔记本上的数据分毫不差。“苏老,这太不可思议了。

‘先驱’在宇宙中漂流了几十年,轨道竟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偏差。”苏振明关掉平板电脑,

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本泛黄的笔记本,再次翻开:“当年我们发现‘先驱’的时候,

就觉得它不一般。它的轨道设计非常精准,像是经过了精心计算,

既能避开地球大气层的摩擦,又能稳定地绕地球运行。那时候我们就猜测,

它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天体,而是人造航天器。”他指着笔记本上的一段批注,

字迹有些潦草,却依然能看清上面的内容:“目标可能携带有信息存储设备,轨道稳定,

疑似在执行长期观测任务。”“你们看,这是我当年写的批注。

” 苏振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那时候我们没有先进的探测设备,

只能根据轨道参数来推测它的用途。现在看来,我们当年的猜测是对的。

”主控室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红色的警示灯开始闪烁。林墨立刻站起身,

快步走到主控台前:“怎么回事?”监测员小张脸色紧张地回答:“林工,

‘先驱’的信号突然增强了,而且出现了异常波动,像是在试图和我们建立连接。

”林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波形,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先驱” 的信号一直很微弱,

像是处于休眠状态,现在突然增强,难道是因为感受到了 “巡天” 空间站的靠近?

她回头看了一眼苏振明,发现老人也正紧张地看着屏幕,双手紧紧握着那本笔记本。

“准备启动对接程序,按照预定方案进行。” 林墨深吸一口气,声音冷静而坚定,“小张,

密切监测‘先驱’的信号变化,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告。”“收到!” 小张立刻开始操作,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苏振明走到林墨身边,轻声说:“小林,别紧张。

当年我们追踪‘先驱’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它的信号就像呼吸一样,时强时弱,

像是在和我们传递某种信息。” 他翻开笔记本的最后一页,

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信号波形图,“你看,这是当年我们记录下来的信号波形,

和现在屏幕上的,是不是很像?”林墨看了一眼笔记本上的波形图,又看了看屏幕上的信号,

惊讶地发现,两者的波动频率竟然惊人地相似。“苏老,这……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先驱’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向地球发送过信号了?

”苏振明点点头:“当年我们确实接收到过一段模糊的信号,但是因为设备有限,

没能破译出来。后来信号就消失了,我们还以为‘先驱’出了故障。现在看来,

它可能只是进入了休眠状态,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主控室里的紧张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先驱” 的信号虽然还在波动,却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异常。

林墨看着屏幕上 “巡天” 空间站与 “先驱” 之间不断缩小的距离,

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苏老,您说‘先驱’会不会是我们中国早期发射的航天器?

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联系,一直漂流在宇宙中?”苏振明愣了一下,

随即摇了摇头:“不太可能。当年中国发射的航天器,我都参与过相关工作,

没有一个是这个轨道参数的。而且‘先驱’的技术水平,看起来比我们当年要先进很多,

可能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那本笔记本上:“不过,

不管它来自哪里,现在‘巡天’要和它对接了,我们终于有机会揭开它的秘密了。

”林墨看着苏振明眼中的期待,心里也充满了激动。她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

将是决定这次任务成败的关键。而这本泛黄的笔记本,以及它的主人苏振明,

或许就是解开 “先驱” 秘密的关键钥匙。

第三章 对接进行时“巡天” 空间站与 “先驱” 航天器的距离越来越近,

主控室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林墨站在主控台前,双手紧握,

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各单位注意,距离对接窗口开启还有 30 分钟,

请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她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到每个岗位,冷静而有力。

苏振明坐在观测席上,手里依然握着那本笔记本,眼睛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屏幕。

他看着 “巡天” 空间站的机械臂缓缓展开,像一只巨大的手臂,在浩瀚的宇宙中伸展,

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 “客人”。“当年我们要是有这么先进的设备,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 他轻声感叹,语气里带着几分羡慕,又有几分欣慰。“苏老,您看,

‘先驱’的对接接口出现了反应。” 林墨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特写画面,

“它的接口盖板正在打开,像是在配合我们的对接。”苏振明凑近屏幕,

仔细观察着 “先驱” 的对接接口。那接口的设计风格很古老,却依然保持着完好的状态,

盖板打开的动作流畅而精准。“这技术真不简单。” 他赞叹道,“几十年了,

机械结构还能正常工作,可见当年的制造工艺有多精湛。”随着时间的推移,

100 米、50 米、10 米…… 机械臂的前端逐渐靠近 “先驱” 的对接接口,

两者在宇宙中缓缓靠近,像是两颗在星空下相遇的星辰。“对接机械臂锁定目标,开始对接!

” 林墨下达指令,手指在触控面板上轻轻一点。主控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对接画面。机械臂的前端与 “先驱” 的对接接口慢慢接触,

发出 “咔嗒” 一声轻响,屏幕上的数据瞬间跳动 —— 对接成功!“成功了!

对接成功了!” 监测员小张激动地跳了起来,主控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大家互相击掌拥抱,庆祝这一重要的时刻。苏振明也激动地站了起来,双手微微颤抖,

眼睛里泛起了泪光。他看着屏幕上紧紧连接在一起的 “巡天” 与 “先驱”,

仿佛看到了两代航天人跨越时空的握手。“好啊,好啊……” 他喃喃自语,

声音里满是激动与欣慰,“我们终于和它对接上了,终于有机会知道它的秘密了。

”林墨走到苏振明身边,递给他一张纸巾:“苏老,您别急,

我们马上就能揭开‘先驱’的秘密了。” 她的声音也有些哽咽,这一刻,

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有了回报。接下来,便是为 “先驱” 注入能量的环节。

“巡天” 空间站的能源系统开始工作,一道微弱的蓝色光束从空间站射出,

精准地对准 “先驱” 的能源接口,将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进去。“能源注入正常,

‘先驱’的能源储备正在恢复。” 小张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兴奋,

“它的内部系统开始启动了,我们检测到了微弱的电流信号。”苏振明紧紧握着笔记本,

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 “先驱” 的能源储备数据。

当数据显示能源储备恢复到 30% 时,

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变化 ——“先驱” 的表面亮起了一道微弱的红光,随后,

主控室的音响里传来了一阵 “滋滋” 的噪音,像是老式收音机接收信号时的声音。

“这是什么声音?” 林墨皱起眉头,看向音响设备。苏振明却突然激动起来,他指着音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