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废后成长历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那声“合作愉快”的余音还在冷宫破败的梁柱间萦绕,吴伊涵的神色己瞬间切换,从谈判桌上的精锐,变成了项目启动会的总监。

她根本不给于金海喘息回味那“卖国条约”的时间,指尖“哒”地一声敲在粗糙的桌面上,上面是她用炭笔画出的简易帝国疆域图,北境几个要点被特意圈出。

“军报我‘听’守门老太监嚼舌根说了个大概,”她语速快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蛮族破三城,来去如风,看似势不可挡。

但打仗打的是后勤,古今不变。

他们的马再快,也要吃草,人再悍,也要吃饭啃肉干。”

于金海下意识地被带入她的节奏,眉头紧锁:“朝廷己下令紧急调拨粮草,但从京畿过去,路途遥远,河道尚未完全解冻,陆路转运耗费巨大且缓慢…缓慢?”

吴伊涵打断他,炭笔尖重重点在图上一处——“官仓。”

于金海一愣。

“官仓储粮本该充盈,为何军报仍强调粮草不济?

沿途州县官员,真的都那么干净?

调拨的文书一道道下去,执行的效率如何?

有没有人中饱私囊,甚至故意拖延,等着看你这位新扎太子的笑话,或者…等着另投明主?”

她的话像冰冷的刀子,一层层剖开看似合理的表象,露出底下可能存在的脓疮。

于金海背脊窜起一股寒意。

他不是没想到,只是这几日被巨大的信息量和压力冲击得头晕目眩,根本无法如此冷静且刁钻地切入问题核心。

朝堂上那些老臣,个个言辞恳切,忧国忧民,背后…“还有,”吴伊涵的炭笔又移到另一个点,“负责押运粮草的将领是谁的人?

沿途安保如何?

蛮族骑兵擅长穿插偷袭,他们会不会己经得到情报,就等着半路劫掠,既打击我军士气,又充实他们自己的补给?”

她抬起头,目光如炬:“殿下,你现在最急需的不是在朝堂上跟那群老狐狸争论是该战还是该和,而是立刻、马上,拿到官仓的真实账目,派绝对心腹——如果你有的话——去核查库存,同时另派一支精干队伍,秘密巡查粮道,清理可能存在的蛀虫和隐患。

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前线将士不至于饿着肚子打仗。”

于金海听得心惊肉跳,又豁然开朗。

这思路,这角度,完全是现代企业里审计稽查、风险控制外加物流安保的组合拳!

他猛地点头:“对!

没错!

我这就…等等。”

吴伊涵叫住他,“你怎么查?

派谁去?

动静太大,打草惊蛇;派去的人不得力或者本身就是别人眼线,反而坏事。”

于金海僵住。

他现在就是个光杆司令,东宫的属官里,他能完全信任谁?

原太子的记忆混乱而模糊,充斥着各种讨好和阴谋,他根本无法分辨。

看着他瞬间哑火的样子,吴伊涵轻轻吐了口气,像是早料到如此。

她走到墙角,挪开几块松动的砖,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竟是几块成色普通的玉佩和一支看似不起眼的银簪。

“冷宫里有几个老宫女,是早年罪臣家眷没入宫廷的,识字,懂数算,因性子倔强不懂讨好,被各处踢皮球最后扔到了这里等死。

她们背景相对干净,与外界牵连也少。”

她将玉佩递过去,“拿这个,去找内务府一个姓赵的采办太监,他受过其中一人的恩惠,胆小,但能用。

让他想办法,悄悄把近三年北境相关州县的官仓账目副本弄出来,不需要全部,关键几个月的就行。”

她又拿起那根银簪:“宫里西南角有个负责浆洗的老宦官,姓王,嗜赌,在外头欠了一***债,但消息灵通,特别是各宫奴才间流传的闲话。

给他钱,让他留意所有关于粮草调拨、押运人员的议论,无论多琐碎,都报上来。”

于金海接过那几件冰凉的信物,只觉得重逾千斤。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吴伊涵:“你…你才来几天?

怎么…”怎么连这种隐秘的人脉和渠道都摸清了?

这冷宫,在她手里,简首成了一个微型的情报中心!

吴伊涵扯了扯嘴角,没什么笑意:“殿下,别忘了,在成为你的‘废后’之前,我在草原上,也是看着父兄如何管理部落、如何与其他部族打交道长大的。

而在公司,我负责的是最难啃的大客户销售。

察言观色,收集信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是基本功。

在这里,无非是换了个环境,应用场景更…原始一点而己。”

她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活下去,并且要活得好,靠的是这里。

无论在哪個时代。”

于金海握紧手中的玉佩和银簪,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他这个来自草原的同事,体内究竟蕴藏着怎样可怕的能量。

那份协议…他忽然觉得,或许…她真的值得那一半江山。

“我立刻去办。”

他转身欲走。

“殿下。”

吴伊涵再次叫住他,语气放缓了些,“动作要快,但要更隐蔽。

我们现在,输不起任何一步。”

于金海重重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破门,融入外面的夜色。

脚步依旧虚浮,但方向却前所未有的明确。

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吴伊涵缓缓坐回凳子上,拿起炭笔,在黄纸的空白处,慢慢写下一个名字,又圈了起来。

烛火跳跃,映亮她深不见底的眼眸。

真正的游戏,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