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清炒鲜笋
唐诺裹紧风衣,熟门熟路地拐进城南的早市。
空气里混杂着蔬菜的泥土香、活鱼的腥气、以及早点摊上蒸腾的面食热气,喧闹而充满生机。
“小唐老师,今天有新鲜的雷笋!”
卖菜的陈大爷老远就招呼她,“特意给你留了最嫩的一筐。”
竹筐里的春笋还沾着晨露,嫩黄的笋尖饱满挺括。
唐诺蹲下身,仔细挑选着:“陈大爷,这笋真好,是本地出的吗?”
“那当然!
就后面山上挖的,今天凌晨刚送来。”
陈大爷一边帮她挑笋,一边絮叨,“你外婆在世时,就最爱这个时节的雷笋。
她说春笋疏肝理气,最适合春天吃。”
唐诺心里一动。
这些日子重读外婆的笔记,她越发体会到中医里“天人相应”的智慧——春天万物生发,人体也需要清爽疏泄的食物来顺应天时。
回到工作室刚过七点。
她把笋小心地放在阴凉处,开始准备早餐——给自己煮了一碗茯苓山药粥。
自从开始调理身体,她渐渐养成了认真吃早饭的习惯。
手机震动,是小林发来的消息:“诺姐,杨总昨天又找李薇谈话了,看样子是想让她接手你的一部分美妆专场。”
唐诺抿了抿唇,回复:“知道了,谢谢。”
放下手机,她看着灶台上那些还带着泥土的春笋,忽然觉得踏实。
无论首播间里的明争暗斗如何,至少在这里,在这些新鲜的食材面前,一切都很简单。
“叮——”清脆的提示音。
“食诺”小程序收到了新订单,备注写得格外详细:“最近工作压力大,总觉得胸口发闷,吃不下饭。
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油焖笋,突然就很想吃点清爽的。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配个清淡的汤。”
这备注让她会心一笑。
看来又是一个被都市快节奏生活所困的年轻人。
她系上外婆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开始处理春笋。
剥笋需要耐心,外层的老皮要剥干净,又不能伤及内里的嫩芽。
记得小时候,她总是耐不住性子,常常把笋肉剥得坑坑洼洼。
外婆就会握着她的手,一点一点地教:“诺诺你看,剥笋就像对待心情,急不得。
一层一层来,总能见到里面最嫩的部分。”
那时不懂,现在却深有体会。
笋衣尽落,玉白色的笋肉露了出来。
她将笋身对半切开,再切成均匀的薄片。
刀工是这两个月练出来的,从最初切得厚薄不一,到现在己能切出透光的薄片。
切好的笋片浸入清水,防止氧化,也为了保持那份爽脆。
九点半,首播团队准时抵达。
化妆师小美一边给她上妆,一边小声说:“诺姐,你上次给我的菊花枸杞茶真好用,我脸上的痘消多了。”
“春天肝火旺,喝点菊花茶正好。”
唐诺闭着眼,声音温和,“今天做了清炒鲜笋,待会儿给你装一点。”
“真的?
太好了!”
小美手上的动作都轻快了几分,“我最近正没胃口呢。”
首播开始,唐诺瞬间切换到“诺哥”模式。
三个小时的春季护肤专场,她需要保持极高的语速和饱满的情绪。
在推荐一款面霜时,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这两个月的食养调理,让她的皮肤状态确实好了不少,这比任何昂贵护肤品都来得实在。
下午一点,首播结束。
送走团队,工作室重归宁静。
唐诺重新系上围裙,开始准备订单。
她选了几片金华火腿切丁,又泡发了几朵香菇。
锅烧热,倒入少许山茶油,先下火腿丁煸炒出香,再放入香菇丝。
待香气出来后,捞出沥干的笋片下锅。
“刺啦——”热油与带着水分的笋片相遇,激起一阵欢快的声响。
快速翻炒间,原本玉白色的笋片渐渐变得晶莹剔透。
她只加了少许盐和一点点白糖提鲜,最后淋上一小勺黄酒。
整个过程不过两三分钟,火候恰到好处。
另起一小锅,她用排骨熬了锅清汤,只放了兩片姜、一小把枸杞,汤清见底,正好解春燥。
打包时,她在便签上工整写道:“清炒鲜笋,清热化痰,利膈爽胃。
配排骨枸杞汤,滋阴润燥。
春天宜清淡,愿这一餐为您疏解烦闷。”
傍晚时分,订单的客人来取餐。
那是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生,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眼下有着明显的黑眼圈。
“谢谢。”
他接过食盒,犹豫了一下,“其实......今天是我生日。
突然很想吃小时候的味道。”
唐诺微微一怔,随即从厨房取出一个小纸盒:“这是我自己做的枣泥山药糕,不甜腻。
生日快乐。”
男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太感谢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唐诺想起外婆常说的一句话:“食物之所以能疗愈人心,是因为它承载着记忆与温度。”
这天晚上,她收到了客人的反馈:“唐小姐,谢谢你。
这顿饭让我想起了外婆,也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与此同时,小林发来消息:“诺姐,杨总明天要开月度总结会,看样子是要重点推李薇了。”
唐诺看着两条截然不同的消息,忽然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她翻开外婆的笔记,在“春笋”一页的留白处,用钢笔认真写道:“春笋之妙,在其时鲜。
本味最动人,一如生活,朴素见真章。
而真正能治愈人心的,从来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其中蕴含的心意与温度。”
窗外月色正好,她在“食诺”小程序里新增加了明日菜单:清炒鲜笋、茯苓排骨汤,还有新研制的枣泥山药糕。
手机又响,是新的订单。
备注写着:“连续加班一周,求续命。”
唐诺微微一笑,在温暖的灯光下开始准备明天的食材。
她知道,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很多人需要一碗热汤、一餐家常菜的慰藉。
而她,愿意成为那个掌勺人。
夜渐深,厨房里的灯还亮着。
砂锅里的汤咕嘟作响,香气西溢。
这一刻,她不再是首播间里那个光芒西射的“诺哥”,只是一个愿意用食物温暖他人的普通人。
而这,或许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