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绝非意外
最初的惊愕过后,压力接踵而至。
吴浩的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狂放不羁,眼镜片后的黑眼圈浓重得像被人揍了两拳。
他几乎长在了实验室,与电路板、传感器和屏幕上滚动的代码为伍。
低功耗蓝牙 Mesh 与 UWB 的融合定位远比他预想的棘手,信号在复杂室内环境下的衰减和多径效应像个狡诈的敌人,不断嘲弄着他的算法。
“不行!
还是不行!”
深夜的实验室,吴浩猛地将键盘推开,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他抓着自己的头发,声音嘶哑,“静态环境下精度勉强够看,一旦移动,轨迹漂移得他妈像喝醉了酒!
这玩意儿怎么拿出去见人?”
林薇刚核对完孙蕾重新整理的市场分析数据,闻声走了过来。
她没说话,只是站在吴浩身后,安静地看着屏幕上那些扭曲跳动的轨迹线。
“耗子,”她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试试把 IMU 的数据权重在移动状态下动态提升,结合卡尔曼滤波做二次修正。
另外,墙角那个反射面,贴一层吸波材料试试。”
吴浩愣了一下,猛地转头看她,眼神里满是惊疑:“你怎么……你也懂这个?”
这些调试思路非常专业,甚至有些刁钻,绝不是一个负责商业计划和对外联络的队长应该具备的知识。
林薇面色平静,递过去一杯刚冲好的、滚烫的速溶咖啡:“前几天看你标注的论文笔记,猜的。”
这个解释勉强说得通。
吴浩将信将疑地接过咖啡,滚烫的咖啡烫得他龇牙咧嘴,但烦躁的情绪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技术共鸣冲淡了些。
他嘟囔着:“吸波材料……我明天去物理系问问……” 手指却己经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键盘上,开始修改参数。
另一边,赵昕的烦恼则更为实际。
“薇薇!
祖宗!”
她拿着平板电脑,几乎要戳到林薇鼻子上,“你看看这预算!
超支了!
严重超支!
吴浩要的那些什么超高精度 UWB 模块,还有定制的微型 IMU,贵得离谱!
我们之前申请的那点经费,连咱预支出费用的零头都不够!”
林薇接过平板,目光快速扫过密密麻麻的支出列表。
她早知道会如此。
“赞助。”
她言简意赅,“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资金支持。”
“说得轻巧!”
赵昕垮着脸,“原来那个商业选址项目,还能跟几家本地数据公司谈谈。
现在这个……听起来太玄乎了,人家都觉得我们在画大饼,烧钱玩概念。”
“那就找不是‘人家’的。”
林薇抬起眼,眸色深沉,“关注前沿科技,有长远眼光,并且……对‘行为模式数据’有潜在需求的投资方。”
赵昕被她看得心里有些发毛,总觉得眼前的林薇和几个月前那个虽然优秀但依旧带着学生气的女孩判若两人。
那种眼神,太过冷静,也太过……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
“哪有那么容易找……”赵昕小声抱怨。
“会有的。”
林薇语气笃定,她拿起笔,在预算表的末尾,添上了一个新的支出项——“特殊信息咨询服务费”,后面跟了一个不小的数字。
“这又是什么?”
赵昕指着那一项,莫名其妙。
“必要开支。”
林薇合上平板,不容置疑地递还给她,“尽快把新的商业计划书摘要做出来,精简版,突出技术核心和应用潜力。
我有用。”
赵昕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把所有疑问都咽了回去。
她隐约感觉到,林薇在谋划着什么她们不知道的事情。
---团队在高压下艰难前行,而林薇的“暗线”,终于传来了第一丝微弱的波动。
那部旧手机在深夜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幽光。
没有显示号码,只有一条经过加密转码的信息。
“货车主,李建军,43岁,外地户籍。
驾龄20年,无重大事故记录。
尸检报告显示:血液酒精浓度超标(疑点:其妻坚称其常年滴酒不沾)。
通讯记录:事故前三小时,接到一个归属地为京市的未实名注册号码来电,通话时长47秒。
该号码己于事故发生后一小时注销。”
林薇的心脏猛地一缩。
酒精浓度超标?
未实名号码?
迅速注销?
每一个点,都指向“谋杀”而非“意外”。
她手指冰冷,快速回复:“车辆来源?
维修记录?
现场非官方人员?”
对方回复得很快,但内容让她心头更沉。
“货车隶属于‘顺利达’小型物流公司,公司注册于事故前三个月,法人代表为虚假身份。
车辆无近期维修记录。
路段监控:事发前后三小时,以事故点为中心,半径五百米内,共有七个公共监控探头,其中三个在事发当天因‘线路检修’临时关闭。
另外西个拍摄到的画面,经技术分析,存在被替换或干扰的痕迹,无法提取有效信息。”
“现场目击者证词混乱,唯一有价值的线索:一名在附近工地守夜的工人称,在事故发生前约十分钟,看到一辆黑色无牌轿车停在距离事故点约两百米的辅路树荫下,车型疑似奥迪 A6L(无法确定具体型号)。
事故发生后,该车迅速驶离。”
“关于非官方人员:根据内部流出的、未公开的现场勘查补充记录,在交警和救护车抵达前,有两名身着便装、但行动训练有素的男子率先靠近过大巴车残骸,约一分钟后离开。
身份不明。”
黑色无牌奥迪。
提前抵达的便装男子。
被精准破坏和篡改的监控。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货车司机酒驾能造成的局面。
有一个组织严密、能量巨大的黑手,在幕后操控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