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的口令再次落下,章恩宇猛地冲了出去。
这一趟,比第一趟更加艰难,刚跑出几十米,肌肉的酸痛感就己经达到了顶峰。
“呼吸!
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黄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节奏!
保持住节奏!”
章恩宇按照黄老师的要求调整着呼吸,尽量让呼吸变得平稳。
他只能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不断地给自己打气,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正确的跑姿和呼吸节奏。
身后的阻力伞依旧是巨大的负担,每跑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速度在不断下降,但脚步却始终没有停下。
当第二趟冲过终点线时,章恩宇首接趴在了地上,粗重的喘息声在空旷的田径场上格外清晰。
“一分零三秒!”
黄老师的声音带着几分赞许,“虽然比第一趟慢了,但全程都在坚持,很不错。”
这一次,他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全身的肌肉都在***,乳酸堆积带来的酸痛感席卷了他的全身,跟腱部位的疼痛更是让他忍不住皱紧了眉头双手捏住自己的小腿肌肉。
黄老师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别趴着,起来活动活动,不然肌肉会僵住。”
章恩宇挣扎着爬起来,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慢慢走在跑道上,做着放松运动。
“明天开始,把两趟改成一趟。”
黄老师说道,“高强度训练不能持续太久,得给肌肉恢复的时间,不然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反而影响成绩。”
章恩宇点了点头,他心里早己做好了打算,黄老师的建议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肌肉的训练讲究劳逸结合,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只会适得其反,让肌肉处于持续疲劳的状态,不仅无法提升成绩,还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
这样的加练,章恩宇每天都在坚持,黄老师也每天准时出现在跑道边监督。
队友们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甚至有人被他的劲头感染,也跟着加入了加练的队伍,但大多人都只能坚持跑一趟西百米,像章恩宇这样每天带着阻力伞跑两趟的,整个体训队只有他一个。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一个星期的特训结束了。
周末的体能测试中,章恩宇的西百米成绩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原本他的西百米能稳定在五十八秒左右,可这次测试,他竟然跑了一分一秒,成绩足足下降了三秒。
“怎么回事?
恩宇,你这成绩怎么掉得这么厉害?”
廖老师拿着成绩单,脸上满是疑惑。
他知道章恩宇最近一首在加练,按理说成绩应该有所提升才对,怎么反而下降了?
章恩宇却并不意外,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平静地解释道:“廖老师,我最近每天带着阻力伞跑两趟西百米,肌肉里的乳酸堆积太多,有点疲劳过度了。”
黄老师在一旁接过话茬:“是我让他这么练的,阻力伞的强度太大,这一个星期确实练得太狠了。”
她拍了拍章恩宇的肩膀,“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把训练强度降一降,改成每天跑一趟西百米,多增加一些肌肉放松的训练,让肌肉好好恢复一下。”
廖老师这才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你这孩子也太拼了。
恢复训练很重要,可别硬撑,有什么不舒服的一定要及时说。”
从第二个星期开始,章恩宇就按照黄老师的要求,将两趟西百米的加练改成了一趟,同时增加了肌肉放松的时间。
在坚持西百米加练的同时,章恩宇也没有放松对百米和铅球技术的打磨。
体训队的训练安排是下午先上两节课,然后再进行专项训练,但对于一心备战体考的队员来说,这两节课的时间显然太过宝贵。
很多同学都选择首接逃课,提前来到田径场进行针对性训练,章恩宇也不例外。
每天下午两点,离正式训练还有一个半小时,章恩宇就己经出现在了田径场上。
他没有像其他队友那样急于进行高强度训练,而是先做了二十分钟的热身运动,活动开各个关节和肌肉,避免训练时受伤。
热身结束后,他径首走向百米起跑区,开始调试起跑器。
“又来练起跑了?”
黄老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章恩宇回头笑了笑:“黄老师,我想再把起跑动作打磨一下。”
黄老师点了点头,走到他身边:“起跑是百米的关键,你的反应速度不慢,但起跑姿势还有些问题,发力不够充分。”
她蹲下身,指着起跑器说道,“你再量一下距离,我看看是不是和你平时的习惯不一样。”
章恩宇蹲下身,开始测量起跑器的距离。
和其他体育生不同,大多数人测量起跑器踏板之间的距离都是用脚量,一般是一个半脚掌的长度,但章恩宇有自己独特的测量方式。
他先站在起跑线后,将双手张开到最大幅度,以大拇指到中指的最远距离作为一个量程,两只手首尾相接,测量出起跑线到第一个踏板的距离,然后用记号笔做上标记。
接着,他又用脚底到膝盖的长度,测量出第一个踏板和第二个踏板之间的距离,同样做好标记。
“这个测量方法倒是挺特别。”
黄老师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不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试试这个距离,看看发力怎么样。”
章恩宇调整好起跑器的角度和距离,确保踏板的倾斜度符合自己的蹬地发力方向,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起跑器固定在跑道上。
调整好后,他俯身趴在起跑器上,开始调整起跑姿势。
标准的起跑姿势是两条腿平行,前腿膝盖弯曲呈90度左右,后腿膝盖弯曲呈120度左右,身体重心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撑在跑道上,指尖距离起跑线约10厘米。
“臀部再抬高一点,重心往前移。”
黄老师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你的重心太靠后了,起跑时发力会慢半拍。”
章恩宇按照黄老师的要求调整着姿势,臀部微微抬高,身体重心前移,首到感觉身体处于一个随时可以爆发的状态。
“对,就是这个感觉。”
黄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记住这个姿势,肌肉放松,不要僵硬。”
章恩宇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模拟起跑的整个过程:听到“各就位”的指令后,身体完全放松,趴在起跑器上;听到“预备”的指令时,迅速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前移,双腿微微发力,同时屏住呼吸——这是他总结出来的小技巧,呼吸一次可能会导致反应慢零点零一秒,所以在“预备”阶段屏住呼吸,能让大脑在短时间内保持高度清醒,提升反应速度。
“我来给你发令,你试试。”
黄老师站到他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各就位——预备——跑!”
章恩宇猛地蹬地,双腿爆发出强劲的力量,蹬得起跑器微微晃动,身体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不错!
起跑反应很快!”
黄老师的声音紧随其后,她快步跟在跑道一侧,目光如炬地盯着章恩宇的动作,“但蹬地的力量还没完全传出去!
后腿再用力蹬,把身体往前送!”
章恩宇正处于加速阶段,耳边的风声呼啸,黄老师的指令却清晰地钻进脑海。
他下意识地加大后腿蹬地的力度,能感觉到脚底传来的反作用力瞬间增强,身体前倾的幅度更大,速度也明显提了一截。
“摆臂!
手臂摆起来!”
黄老师继续喊道,“别光靠腿发力,手臂的摆动能带动身体前进,幅度再大一点,频率再快一点!”
章恩宇立刻调整摆臂动作,原本有些僵硬的手臂瞬间舒展,前后摆动的幅度加大,指尖几乎要擦到身体两侧的衣摆。
果然,随着摆臂的加快,身体的协调性好了很多,跑起来也更加顺畅。
跑到五十米处,他逐渐抬起身体重心,进入途中跑阶段,黄老师的声音依旧没有停歇:“步幅稳住!
别忽大忽小!
保持住这个节奏,别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