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上元佳节,长安街火树银花。西市角落的皮影戏棚里,
锣鼓声戛然而止——台上“聂小倩”的皮影突然垂落,幕布后倒着一具女尸,
双手僵直地举过头顶,指尖死死攥着半张残破的皮影,
皮影上“宁采臣”的脸被人用朱砂涂成了血红色。围观者的惊呼声刺破夜色时,
沈砚正提着一盏青釉灯,站在棚外的老槐树下。他刚从终南山查案归来,
玄色官袍上还沾着松针与霜气。作为大理寺评事,这是他半年内遇到的第三起离奇命案,
死者皆与皮影戏有关,且死状如出一辙:双手高举,攥着染血的皮影。灯影摇曳中,
沈砚注意到女尸的发髻里藏着一枚小巧的青铜铃铛,铃铛上刻着繁复的云纹,
与前两起命案现场发现的铃铛,竟是同一制式。第一章 皮影诡案大理寺的卷宗堆了半尺高。
沈砚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
前两起命案的细节在脑海中拼凑:第一位死者是城南皮影戏班的班主柳老丈,
死于除夕夜的戏棚后台,攥着的皮影是“钟馗”;第二位是富商家的小姐苏婉娘,
元宵前夕死在自家别院的戏台上,手中皮影是“杜丽娘”。三具尸体,三个不同的皮影角色,
却有着相同的青铜铃铛和诡异死状。沈砚摩挲着案上的青铜铃铛,铃铛入手微凉,
晃动时并无声响,倒像是实心的。他唤来书史:“查长安城内所有皮影戏班,
尤其是近一年来新开或有异动的。”书史很快回报:“长安现存七家皮影戏班,
唯有城西‘凝香阁’是半年前新开的,班主姓苏,名唤苏玉棠,是个年轻女子,
传闻她的皮影戏能通鬼神,场场爆满。”沈砚即刻起身,带着副手秦风前往凝香阁。
戏棚设在一处废弃的宅邸里,朱红大门漆色剥落,
门楣上悬挂的“凝香阁”牌匾蒙着一层薄灰,与传闻中“场场爆满”的热闹格格不入。
推开大门,院内荒草萋萋,只有正屋亮着一盏青灯。屋内传来女子轻柔的唱腔,
伴着皮影撞击木框的轻响。沈砚推门而入,只见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的女子正坐在窗前,
手中操纵着两具皮影,正是“宁采臣”与“聂小倩”。女子闻声抬头,眉如远山,眸似秋水,
正是苏玉棠。她见到身着官袍的沈砚,并未惊慌,只是浅浅一笑:“大理寺的大人深夜到访,
不知有何见教?”沈砚目光扫过屋内,墙角堆着数十个皮影,个个做工精致,
只是眉眼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苏班主,近日长安接连发生皮影相关命案,你可知晓?
”苏玉棠手中的皮影停在半空,烛光映得她脸色苍白:“大人是怀疑我?凝香阁虽新,
但规矩森严,从不与人结怨。”她抬手拂过案上的皮影,“这些皮影皆是我亲手所做,
每一张都倾注心血,怎会与命案有关?”沈砚注意到她指尖缠着一圈细细的丝线,
颜色与前几具尸体指甲缝里残留的丝线一致。“苏班主,你的皮影用的是什么丝线?
”苏玉棠眼神微闪:“不过是普通的桑蚕丝,染了颜色罢了。”谈话间,
秦风突然低声道:“大人,你看那墙角。”沈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墙角的阴影里,
摆着一个半人高的木匣,匣盖上刻着与青铜铃铛相同的云纹。苏玉棠脸色骤变,
起身想要阻拦,却被秦风拦住。沈砚打开木匣,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个青铜铃铛,
与命案现场发现的一模一样。更令人心惊的是,木匣底层压着一张泛黄的图纸,
上面画着一个复杂的阵法,阵法中心写着“聚魂”二字。“这是什么?”沈砚沉声问道。
苏玉棠浑身颤抖,泪水滑落:“这是我父亲留下的东西。他曾是长安最有名的皮影艺人,
十年前却突然失踪,只留下这个木匣和一具‘皮影通神,过界则亡’。我开凝香阁,
只是想找到父亲失踪的真相。”第二章 旧案迷踪沈砚将苏玉棠带回大理寺审讯,
却并未得到更多线索。苏玉棠坚称自己从未见过那些死者,青铜铃铛只是父亲留下的遗物,
她甚至不知道铃铛为何会出现在命案现场。沈砚决定从十年前苏父失踪案查起。卷宗记载,
苏父苏墨当年是宫廷御用皮影艺人,擅长制作“会动的皮影”,传闻他的皮影无需人操纵,
便能自行表演。十年前的上元节,苏墨在宫中为皇帝表演后,便离奇失踪,生不见人,
死不见尸。“会动的皮影?”沈砚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前几起命案的死者,
手中的皮影似乎都有被人操纵过的痕迹,却又找不到操纵者的身影。他再次来到凝香阁,
仔细搜查苏墨当年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皮影图谱,其中一本《皮影秘录》引起了他的注意。
书页泛黄,上面记载着一种古老的皮影术:用活人精血浸染皮影,再以青铜铃铛为引,
可将人的魂魄困在皮影中,使皮影拥有自主意识,成为“活皮影”。而施展此术者,
需以自身精血为祭,否则会被皮影反噬,死于非命。“原来如此。”沈砚恍然大悟,
前几起命案的死者,恐怕都是在尝试制作“活皮影”时,被皮影反噬而死。
可他们为何要冒险施展这种禁术?他翻到书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张皮影的草图,
皮影的眉眼与苏墨极为相似,旁边写着一行小字:“以至亲之魂,铸传世之影。
”沈砚心中一动,难道苏墨当年并未失踪,而是被人制成了“活皮影”?他回到大理寺,
提审苏玉棠:“你父亲失踪前,是否在制作一张特殊的皮影?”苏玉棠愣了愣,
泪水再次涌出:“父亲失踪前,确实在赶制一张皮影,说是要送给我做及笄礼物。
他说那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皮影,能保护我一生平安。”沈砚追问:“那张皮影是什么样子?
”“是一个书生模样,眉眼和父亲很像。”苏玉棠回忆道,“父亲说,
他给皮影取名‘守岁’。”沈砚立刻下令,全城搜查名为“守岁”的皮影。与此同时,
长安城内又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正是当年与苏墨一同在宫廷任职的皮影艺人。老者死在自家作坊里,手中攥着的皮影,
正是“守岁”。这一次,死者的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匕首上刻着一个“苏”字。
第三章 青灯泣血“匕首上的‘苏’字,会不会是苏玉棠所为?”秦风推测道,
“她可能发现这些人当年害死了她父亲,所以复仇。
”沈砚却摇了摇头:“苏玉棠的力气不足以将匕首插入死者胸口,且她被关押在大理寺,
有不在场证明。”他盯着匕首上的“苏”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苏”字的笔法,
与《皮影秘录》上的字迹极为相似,难道是苏墨?可苏墨若是被制成了“活皮影”,
又怎能杀人?沈砚决定再次前往凝香阁。深夜的戏棚里,青灯摇曳,
皮影在月光下投射出诡异的影子。他坐在观众席上,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响动。
回头望去,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皮影正站在后台门口,皮影的眼睛闪烁着红光,
正是“守岁”。“是你?”沈砚起身,握紧了腰间的佩刀。“守岁”没有说话,
只是转身向院内走去。沈砚紧随其后,皮影一路走到后院的老槐树下,
停在一处松动的泥土前。沈砚心中一动,命人挖掘。片刻后,一具早已腐烂的骸骨被挖出,
骸骨的手中,攥着半张皮影,正是“守岁”的另一半。沈砚突然明白,
苏墨当年并未被制成“活皮影”,而是发现了有人在暗中利用禁术制作“活皮影”,
想要阻止却被杀害。凶手将他的骸骨埋在槐树下,又偷走了他制作的“守岁”皮影,
继续利用禁术害人。而那些死者,都是当年参与此事的皮影艺人。他们害怕事情败露,
想要销毁证据,却被凶手一一灭口。凶手在匕首上刻“苏”字,是想嫁祸给苏玉棠。
可凶手是谁?沈砚回到大理寺,重新梳理线索。他发现,所有死者都曾在十年前的上元节,
与苏墨一同在宫中表演。而当时的宫廷总管,正是如今的礼部尚书李嵩。李嵩酷爱皮影戏,
当年对苏墨的“活皮影”术觊觎已久。沈砚推测,李嵩为了得到禁术,杀害了苏墨,
并将其骸骨埋在凝香阁后院。之后,他又利用禁术制作“活皮影”,控制皮影艺人,
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些死者,或许是想要脱离他的控制,才被灭口。为了证实猜测,
沈砚乔装成皮影艺人,混入李嵩的府邸。李嵩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皮影,
其中就有“守岁”的完整皮影。书房的暗格里,藏着一本与《皮影秘录》一模一样的书籍,
上面还有李嵩的批注。正当沈砚想要拿走证据时,李嵩突然出现,
身后跟着数个手持皮影的黑衣人。“沈大人,果然好本事。”李嵩冷笑,“既然你都发现了,
就别怪我不客气了。”黑衣人操纵着皮影,皮影的眼睛闪烁着红光,向沈砚扑来。
沈砚拔出佩刀,与皮影缠斗起来。这些皮影刀枪不入,力大无穷,沈砚渐渐落入下风。
危急关头,苏玉棠突然出现,手中拿着一个青铜铃铛。她晃动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