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从不相信什么官方数据。

生活中的每一个数字,在我看来都像是一张张虚伪的面具,底下藏着丑陋不堪的真相。

当然,这话我只敢在心里说说。

表面上,我还是那个全镇人都认识的好好先生李明。

但真实的我,是那个能看穿一切虚假数据的男人。

这不是什么超能力,也不是什么玄学。

就只是我三十二年来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让我对数字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

我爹在二十年前说过一句话,当时我还小,不懂,现在想来却字字如针:"世上没有准确的数据,只有合格的数据。

"大凉镇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就像全国任何一个普通的县城下辖镇一样,有那么几万人口,几条主干道,一个中心广场,和一群为数据头疼的基层干部。

我是镇医院的一名护工,工作简单,薪水也低得可怜。

但这份工作给了我最宝贵的东西——接触各种数据的机会。

那天我值夜班,正靠在护士站的椅子上打瞌睡,大夜班总是这样,前半夜忙得要死,后半夜闲得发慌。

凌晨三点十五分,急诊室的电话响了。

"李明?

快过来,死人了。

"电话那头是陈医生急促的声音。

我冲到急诊室,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躺在病床上,胸口已经没有起伏。

陈医生正在整理病历。

"登记死亡时间,早上七点二十。

"陈医生头也不抬地说。

我愣住了:"不是现在吗?

现在才三点多。

"陈医生抬头瞪了我一眼:"你懂个屁。

这个月的死亡率指标快超了,再死一个我们科室全体扣绩效。

记着,七点二十,他是早班死的。

"我点点头,装作明白的样子。

但心里清楚,这就是我爹说的"合格数据"——死亡时间被推迟了四个小时,就为了不影响本月的死亡率指标。

这事并不新鲜。

镇医院每个月都有死亡率指标,超过就要被卫健局约谈,院长挨批,大家扣钱。

所以我们有个潜规则,月底几天死的病人,时间都记在下个月一号。

病人家属往往被告知:"您先回去休息吧,我们再观察一下,说不定还有救。

"然后拖到月初才宣布死亡。

我曾看过一个老人在月底最后一天断气,但直到新月的第一天才被"宣布"死亡。

那具尸体在太平间里躺了整整二十四小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