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启王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京都之中,苏家乃声名赫赫的琴艺世家,
苏锦弦作为苏家嫡女,自幼便在琴艺上天赋异禀,美名远扬。苏锦弦年方二八,
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性子温婉娴静,一心沉浸在琴艺的世界里。
她每日清晨便在庭院中抚琴,那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引得鸟儿都驻足聆听。这日,
苏锦弦受好友之邀,前往云间楼参加诗会。云间楼乃京都文人雅士汇聚之地,
此次诗会更是名流云集。苏锦弦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裙,怀抱古琴,袅袅婷婷地步入楼中。
在诗会之上,文人墨客们吟诗作画,气氛热烈。苏锦弦被众人邀请抚琴一曲,她轻轻坐下,
玉指轻挑琴弦,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出。那琴声时而激昂,如高山巍峨;时而舒缓,
似流水潺潺,众人皆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走进楼中。
此人正是当今镇远大将军凌冽,他身姿挺拔,剑眉星目,虽常年征战沙场,
却难掩身上的英气与儒雅。凌冽听闻云间楼有此盛会,便前来一观,刚一踏入,
便被苏锦弦的琴声所吸引。一曲终了,众人纷纷叫好。苏锦弦起身行礼,抬眸间,
与凌冽的目光交汇。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静止了,苏锦弦只觉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
而凌冽也被眼前这位温婉可人的女子所打动。此后,凌冽常常找借口拜访苏家,
说是讨教琴艺,实则是为了多见苏锦弦一面。苏锦弦也渐渐习惯了凌冽的到来,
两人从琴艺聊到诗词,从家国天下聊到儿女情长,感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然而,
好景不长。边境突发战事,凌冽临危受命,不得不奔赴战场。临行前,他来到苏家,
与苏锦弦告别。苏锦弦眼中含泪,将自己亲手所制的琴穗送给凌冽,道:“此去凶险,
望将军平安归来,锦弦在此等候。”凌冽接过琴穗,紧紧握在手中,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战场上,凌冽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然而,敌军诡计多端,设下埋伏,凌冽不幸中箭,
身负重伤。消息传到京都,苏锦弦心急如焚,每日为凌冽祈福,盼他能早日归来。终于,
战争结束,凌冽凯旋而归。只是他因伤元气大伤,身体虚弱。苏锦弦得知后,
日夜守在他的床前,精心照料。凌冽的营帐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他静静地躺在床上,
面色苍白如纸,几缕凌乱的发丝贴在汗湿的额头上。苏锦弦坐在床边,
一双美目紧紧地盯着凌冽的脸庞,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心疼。她轻轻拿起一旁的手帕,
小心翼翼地为凌冽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会弄疼了他。
军医在一旁进进出出,频繁地查看凌冽的伤势,脸上的神情凝重而严肃。
苏锦弦的心也随着军医的表情起伏不定,每一次军医微微皱眉,她的心便会猛地一紧。
“姑娘,将军的箭伤深入肺腑,又在战场上奔波了许久,失血过多,如今情况不容乐观啊。
”军医叹了口气,如实说道。苏锦弦的手猛地一颤,手帕差点从手中滑落。她咬了咬嘴唇,
眼中涌起一层雾气,但还是强忍着泪水,坚定地说道:“请您一定要尽力救治将军,
无论需要什么,我都会想办法找来。”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锦弦几乎寸步不离凌冽的身边。
每天天还未亮,她便起身,亲自去厨房为凌冽熬煮精心调配的汤药。那小小的厨房中,
弥漫着浓浓的药香,苏锦弦守在炉火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药锅,生怕火候过了影响药效。
熬好药后,她又匆匆回到营帐,用汤匙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汤药,轻轻吹凉,
然后一点点地喂给凌冽。有时候凌冽昏迷不醒,汤药会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来,
苏锦弦便会耐心地用手帕擦拭干净,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除了照顾凌冽的饮食,
苏锦弦还会为他擦拭身体,更换衣物。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无微不至。
看着凌冽日渐消瘦的身躯,苏锦弦的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她常常在心中暗自想,
如果自己能多为凌冽分担一些,或许他就不会伤得这么重。夜晚,当凌冽陷入沉睡,
苏锦弦便会坐在床边,静静地守着他。她会轻轻握住凌冽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他力量。
有时候,凌冽会在睡梦中发出痛苦的***,苏锦弦便会立刻起身,温柔地抚摸着他的额头,
轻声安慰着他。在苏锦弦的悉心照顾下,凌冽的伤势逐渐有了起色。
他的脸色开始有了一丝血色,偶尔也能睁开眼睛,虚弱地对苏锦弦露出一个微笑。每当这时,
苏锦弦便会感到无比的欣慰,所有的疲惫和辛苦都瞬间烟消云散。随着凌冽的身体慢慢康复,
他的心情却变得愈发沉重。他深知自己作为镇远大将军,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
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奔赴战场。而苏锦弦这样一个温婉柔弱的女子,
不该跟着自己承受这些风险和痛苦。一天午后,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凌冽的脸上,
他看着坐在床边为自己绣着帕子的苏锦弦,心中一阵纠结。“锦弦,你我相识以来,
你对我的情意我都明白。只是我身为将军,常年征战,生死未卜,你跟着我只会受苦。
你本应寻一个安稳的人家,过着平静的生活。”凌冽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痛苦。
苏锦弦手中的针线猛地一顿,她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和不可置信。“将军,你这是何意?
难道在你心中,我是那种贪生怕死、畏惧苦难的女子吗?自我们相识以来,我便已下定决心,
无论你身处何地,遭遇何事,我都愿与你相伴左右。”苏锦弦的声音微微颤抖,
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凌冽看着苏锦弦,心中既感动又心疼。他伸出手,
轻轻握住苏锦弦的手,“锦弦,我并非是要赶你走,只是不想让你跟着我冒险。我怕有一天,
我保护不了你。”苏锦弦轻轻摇了摇头,将头靠在凌冽的肩膀上,“将军,你无需担忧。
我虽为女子,却也懂得家国大义。你为了国家和百姓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我又怎能在后方退缩。只要能在你身边,哪怕只是为你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心甘情愿。
”凌冽紧紧地拥抱着苏锦弦,心中的顾虑和担忧瞬间消散。他深知,
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深情且勇敢的女子,是何等的幸运。经过这场生死考验,
两人更加珍惜彼此。凌冽向苏锦弦提亲,苏家人见凌冽一表人才,且对苏锦弦情深意重,
便欣然应允。大婚的日子在众人的期盼中渐渐临近,整个京都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
苏府上下张灯结彩,仆人们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婚礼的各项事宜。苏锦弦的闺房中,
她身着华丽的嫁衣,坐在铜镜前,任由丫鬟们为她梳妆打扮。那精美的凤冠霞帔,
衬得她更加明艳动人。然而,苏锦弦的心中却满是紧张和期待,她不时地透过窗户向外张望,
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凌冽这边,也是一片忙碌景象。他穿上崭新的喜服,
腰间配着一把精致的长剑,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他在府中来回踱步,
心中既兴奋又有些忐忑。想到即将要迎娶自己心爱的女子,他的嘴角不禁上扬,
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大婚之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凌冽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迎亲队伍,
浩浩荡荡地向苏府走去。一路上,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赞叹声不绝于耳。
当迎亲队伍来到苏府门前,凌冽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
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府中。苏锦弦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出闺房。
她的脚步轻盈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凌冽的心上。两人在众人的见证下,拜过天地,
进入洞房。当凌冽掀起苏锦弦的红盖头时,只见她双颊绯红,眼神中满是羞涩和爱意。
凌冽忍不住将苏锦弦拥入怀中,轻声说道:“锦弦,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夫妻,
我定会护你一生周全。”苏锦弦微微点头,将头靠在凌冽的胸前,“将军,
锦弦愿与你携手共度此生,无论风雨。”凌冽的心瞬间被这温柔的话语填满,
他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将苏锦弦更紧地拥入怀中,仿佛要把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感受着她发间传来的淡淡清香,那是属于苏锦弦独有的味道,如同一缕轻柔的风,
撩拨着他的心弦。“锦弦,有你这番心意,纵是前方荆棘满途,我亦无所畏惧。
”凌冽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苏锦弦抬起头,
那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她细细地端详着凌冽的脸庞,
那刚毅的线条,英气的眉眼,每一处都令她心动不已。“将军,自我们相识,你于我而言,
便是那遮风挡雨的伞,是我心灵的港湾。在这乱世之中,能得将军相伴,
是锦弦几世修来的福分。”苏锦弦的声音轻柔而真挚,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凌冽深深的情意。凌冽看着苏锦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