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临危受命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崇祯皇帝想到的这个人是谁呢?

此人乃是孙传庭,孙传庭字伯雅,又字白谷,山西代州人,万历西十七年进士,其人英武不凡,气宇轩昂,刚正不阿孔武有力,时刻有着报效朝廷为国效力的抱负。

眼下正是朝廷危机之时,何不将他召入朝中委以重任,定能将那群暴民平定。

崇祯皇帝思来想去之后,于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再一次提及了平叛的事宜,关于对付这群暴民,朝中大臣大致分成了三派。

其一就是以洪承畴为首的主剿派,他们认为对待农民起义应当且必须采取坚决的军事镇压,洪承畴更是表示应该调集主力军队对起义军进行全力围剿方可保朝廷之安全。

为此他还特别制定出了一系列军事计划,由王太监上呈给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在简单翻阅之后觉得甚是满意。

正欲敲定围剿的时候,又有一群主张安抚暴民的大臣站了出来,他们的理由肯定也是有理有据的,他们认为单纯的军事镇压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不如将他们招抚下来。

通过赦免罪行,提供安置等办法来分解起义军,避免农民战争而带来的持续性大规模消耗和破坏,而且现在后金政权还在关外虎视眈眈,朝廷理应将注意力放在对付外患上。

对于这个建议,让崇祯皇帝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毕竟以当时的朝廷力量来看的话,要想要完全镇压住农民起义军。

所需要花费的财力物力人力都是极大的,朝廷很可能会因为这一次性的军事镇压而导致财政崩溃,那么到时候要是朝廷拿不出给边关将士的军费的话,恐怕手下的军士也会滋生变化的。

这样一来,大费周章下来还是给后金蛮夷做了推手实属不划算。

崇祯皇帝左思右想之后决定采用两种政策合一的办法,尽可能将这场农民大起义平定下去,大明朝的国力己经经不起再一次分化了。

除了上述两种派别以外,还有一些大臣对于剿灭农民军秉持着观望那个的态度,他们认为高迎祥之所以能够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

说到底就是朝廷的赋税太过沉重以及天灾人祸,这一批大臣难以想出合理的办法来面对这场危机,毕竟军事镇压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招抚起义军要是他们以后还有二心的话那这样该当如何呢?

看着满朝文武吵作一团却不能够拿出一个好办法的时候。

崇祯皇帝无力的摊在龙椅上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不必再吵了,先就以军力镇压暴民吧,待到时机有所转变之时,再改为招抚吧。”

“兵部尚书听令!”

崇祯皇帝拍案说道;“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洪承畴从大臣之中走了出来,十分恭敬地跪在地板上。

“朕命你迅速筹备平叛事宜,务必将这群贼人铲除,以解朕之忧虑。”

朱由检说道;“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平定暴民之乱,为皇上分忧。”

洪承畴十分恭敬地给崇祯皇帝磕了几下起身回到了。

“户部尚书何在?”

朱由检继续问道;“臣在。”

侯恂走了出来。

“朕命你户部全力配合兵部尚书之职责,以求力促平叛事宜之成功。”

崇祯皇帝说道;侯恂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恕臣首言,自崇祯二年以来,国库便未曾充盈过,且开支与日俱增,是难以为继,臣恐难以尽力而为。”

“什么?

怎么会没有银子呢?

还劳烦户部尚书彻查账目,给朕有个交代。”

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微臣说的句句乃是实话,国库实在是逃不出那么多银子了。”

侯恂再次强调道;看着侯恂坚定地眼神,崇祯皇帝选择相信了他的话。

崇祯皇帝表情有些难堪:“王承恩?”

“奴才在呢,主子。”

王承恩王太监在一旁回应道;“朕的私库内还有多少银两?”

崇祯皇帝问道;“回主子的话,大约还有400万银两左右。”

王承恩回答道;“这银子数目对的上嘛?”

崇祯皇帝继续问道;“回主子,这银子一分一厘可都在账簿上记着呢,主子您可以随时取查。”

王承恩回答道;听到自己私库里面还有一些银子,崇祯皇帝大喜:“太好了总算还有点银子可以应急了。”

随后崇祯皇帝说道:“洪承畴。”

“臣在。”

洪承畴再一次从大臣中走了出来。

“朕现从私库中为你拨出100万两银子用于军用,后续差出来的银子,朕另寻他法为你补齐,你专心评判即可。”

崇祯皇帝说道;洪承畴听到这话的时候还是一脸不可置信:“皇上,此言为真?”

“为君者绝无戏言,难不成你怕朕食言不成?”

朱由检说道;面对崇祯皇帝如此之信任,洪承畴更是感激涕零地跪在地板上说道:“蒙承皇上的恩典,臣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为大明分忧解难,皇上圣明!”

洪承畴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着。

“行了行了,其他的话就不要再说了,退朝吧。”

崇祯皇帝说道;随着王承恩的一声吆喝,众大臣随后缓缓出了大殿。

下了早朝之后,崇祯皇帝在养心殿暂时休息之后,便开始拟了一道圣旨,这一道圣旨是给孙传庭的。

圣旨写好之后,崇祯皇帝将其交给了王承恩点上批红之后便立刻派人下发了。

负责传递圣旨的太监也是快马加鞭,星夜驰骋经过五天西夜终于将圣旨送到了孙传庭手中。

在叩开孙府的大门之后,传旨太监在家丁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休息的孙传庭。

“老爷,有传旨使者到了。”

家丁轻轻地在门口说道;一听到有使者来的孙传庭一下子困意全无,迅速起身稍微整理衣冠之后便走到门前打开了门。

随后他十分恭敬地跪在地上准备恭候圣旨。

只见传旨使者打开长长的卷筒,从中拿出了一幅圣旨,随后将圣旨展开,尖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寇民暴起,西处作乱,朝廷危急,朕实难以应付,故而准升顺天府丞孙传庭为陕西巡抚,以平定寇民之乱,择日启程,不得有误,钦此~”传旨使者话音刚落,孙传庭便十分恭敬地说道:“臣孙传庭,领旨谢恩。”

随即伸出双手接过了使者的圣旨。

恭送使者出孙府之后,孙传庭急忙找来了妻子张氏商议迁家的事情。

“什么?

皇上让你出任陕西巡抚去跟那群亡命之徒拼命?”

妻子张氏满眼心疼地看着丈夫。

“现在也别无他法了,如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孙传庭抚摸了一下妻子泪眼婆娑的脸说道;“可是,你应该清楚的,朝廷的军队己经很难匹敌那些贼寇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让那些暴民作乱那么久呢?”

张氏说道;“这个我清楚,万事开头难,有些事情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孙传庭回答道;妻子张氏虽然很不情愿让丈夫去那种偏远而又危险的地方,但她也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深明家国大义的人,所以很快就同意了丈夫迁家的想法。

崇祯九年,这一年,孙传庭带着家眷北上,历经长途跋涉前往了陕西担任巡抚。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