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铜盘蕴玄机,龙魂微动感地脉
李观山握紧了那方温热的铜制罗庚,不再有丝毫的迟疑。
他认准了磁针所指的方向,一步步走入这片被当地人视作禁地的“黑风林”。
林中越深,那股共鸣便越发强烈。
掌心的罗庚从最初的轻微震颤,逐渐演变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嗡鸣,频率越来越高。
铜盘的表面,在昏暗的林间光线下,开始浮现出一层极淡、若有若无的青铜色微光。
这光芒很奇特,不似火光,也不似月华,倒像是古玉在暗室中自行散发的宝光,温润而内敛。
李观山停下脚步,环顾西周。
这里的死寂比林子外围更加浓郁。
脚下的腐叶厚得踩不上去,发出“噗噗”的闷响。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土腥与腐朽混合的气味,更深处,还有一丝淡淡的阴寒。
他循着罗庚的指引,拨开身前一片纠结缠绕的藤蔓。
藤蔓之后,并非实体的山壁,而是一个被阴影和枯藤完全遮蔽的洞口。
一股微弱的阴寒之气,正从洞口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吹在皮肤上,带来一阵细密的刺痛。
这股气息,与之前在村中水井里感知到的煞气同源,却更加精纯,也更加阴冷。
李观山没有贸然进入。
他将罗庚托在掌心,缓缓靠近洞口。
嗡——罗庚的嗡鸣声陡然拔高了一个音阶,铜盘上的光芒也随之亮了几分,将洞口附近一小片区域照得纤毫毕现。
他看到洞口周围的石壁上,布满了干涸的、暗褐色的苔藓,几株挣扎生长的灌木,枝叶也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扭曲。
显然,此地绝非善地。
但罗庚的反应却不是警示的刺痛,而是一种更加急切的、渴望的共鸣。
福伯的遗言在耳边回响。
“勿入朝堂,心系苍生。”
想要在这乱世之中护佑苍生,单凭自己这点微末道行,远远不够。
富贵险中求,机缘亦然。
李观山眼神一凝,不再犹豫,侧身钻入了山洞。
洞内比想象的要干燥,也更宽敞。
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甬道斜斜向下延伸,不知通往何处。
他每走一步,罗庚的嗡鸣就清晰一分,表面的光晕也明亮一分,恰好为他照亮前路。
走了约莫百步,前方豁然开朗。
一个数十丈方圆的天然石窟出现在眼前。
石窟中央,矗立着一座约一人高的天然石台,表面光滑平整,不似天然形成,反倒像是被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而那石台之上,刻画着无数繁复而古老的符文。
那些符文的笔画虬结,似龙蛇盘绕,又似星轨运行,李观山只看了一眼,便觉头脑发胀,仿佛有无数信息要涌入脑海。
他连忙移开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罗庚上。
就在他踏入石窟的瞬间,罗庚的反应达到了顶点。
它竟自行脱离了李观山的手掌,缓缓悬浮而起,停在了那座石台的正上方。
嗡!
嗡!
嗡!
罗庚发出的不再是嗡鸣,而是一种近似于钟磬之音的清越长鸣,一声声,仿佛在与什么东西应和。
铜盘上的光芒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变得稳定而明亮,将整个石窟照得如同白昼。
那些古朴的刻度与天干地支,竟如同被熔化的青铜浇灌,一笔一划地亮了起来,散发出温润而不刺眼的青铜色光晕。
李观山身躯一震,呼吸都为之停滞了一瞬。
他不是被吓到,而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源自灵魂本源的敬畏与共鸣。
他伸出手,缓缓地、试探性地按在了那悬浮旋转的罗庚之上。
指尖与铜盘接触的刹那。
轰!
一股浩瀚、苍莽、仿佛来自大地心脏最深处的脉动,顺着他的手臂,轰然撞入他的识海!
那一瞬间,李观山感觉自己的意识被无限拉伸,穿透了厚重的岩层,穿透了滚烫的地核,抵达了一个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本源之境。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条条巨大无朋的光之洪流,它们在大地深处盘绕、交织、奔腾不息,构成了这个世界最根本的骨架与血脉。
这,就是龙脉!
而在这无数龙脉的中央,在那地心最炽热的核心,他“感受”到了一股沉睡的、却又磅礴到足以撼动天地的意志。
古老、威严、苍茫。
那意志便是这颗星球的灵魂!
地心龙魂!
《青囊奥语》总纲中的那句开篇之言,此刻在他脑海中化作了滚滚雷音:“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其本源,在于感龙魂,调地气,以合天心。”
原来如此!
福伯所说的“地心龙魂”,并非单指罗庚内的那道残魂,而是指引他去感应这天地间真正龙魂的钥匙!
李观山的心神激荡,他尝试着遵循《青囊奥语》中记载的引气法门,将自己的一丝意念,顺着那股磅礴的能量波动,轻轻地探了出去。
他想引导一丝这股力量。
嗡——!
罗庚光芒大盛!
一道肉眼可见的青色气流,从罗庚底部垂下,精准地灌入下方的石台。
石台上的古老符文瞬间被点亮,发出与罗庚交相辉映的光芒。
奇迹发生了。
那几株紧贴着石台、本己枯黄的蕨草,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舒展开卷曲的叶片,一丝新绿从叶脉的末梢顽强地透了出来。
洞壁上那些干涸的苔藓,也重新泛起了湿润的光泽。
就连空气中那股阴寒的死气,似乎都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磅礴生机冲淡了不少。
这……李观山收回手,罗庚的光芒随之黯淡,缓缓落回他的掌心。
他看着自己颤抖的手指,又看看那株重新焕发生机的蕨草,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
“地心龙魂”的力量,远不止是感应!
它更是一种媒介,一种撬动杠杆的支点!
只要找对节点,找对方法,他便能通过这方罗庚,首接调动大地深处最本源的龙脉之力,去改变一地风水,去重塑一方生机!
这己经不是“术”的范畴,而是近乎于“道”!
福伯传给他的,不仅仅是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而是一条通天彻地的大道!
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李观山再次将心神沉入罗庚。
这一次,他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
他能明确地“看”到,就在这处山洞的正下方,地底约莫百丈深处,有一条细小的、光芒黯淡的龙脉支流。
它本应是鲜活流动的,此刻却像一条被巨石堵住的溪流。
一股阴晦、凝滞的黑气,如同附骨之疽,死死地缠绕在地脉的某个节点上,让整条支流的生机都无法顺畅流淌。
这片“黑风林”的衰败与诡异,正是源于此。
而那个被污染的水井,恐怕也只是这条地脉支流被堵塞后,溢散出的一丝煞气所致。
李观山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
他看向那座刻满符文的石台,心中己经有了决断。
此地,既是危机之所,也是天赐的机缘之地。
他要留下来。
他要彻底参悟《青囊奥语》中关于“地心龙魂”的真正奥秘,更要尝试,用自己刚刚掌握的力量,去疏通这条被堵塞的地脉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