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破产促销?这是点石成金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钱管事走后,杨府前厅陷入了更深的死寂。

二叔杨承宗指着杨柳青,手指颤抖,气得嘴唇发紫:“你……你不仅要把家业败光,还要把杨家的脸面丢尽吗?

为奴为婢?

祖宗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三叔杨承业更是首接跳脚:“搞什么促销?

清仓?

那点积压的破烂,白送都没人要!

我看你是投湖脑子进了水!”

面对狂风暴雨般的指责,杨柳青只是平静地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卖身契”副本,轻轻吹了吹。

“二叔,三叔,”她抬眼,目光清亮,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洞悉,“是脸面重要,还是活下去重要?

是守着这些‘破烂’一起烂掉,还是把它们变成银子,让杨家喘过这口气?”

“可你的法子根本就是胡闹!”

“胡闹?”

杨柳青轻轻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俯瞰的意味,“那请问二叔,您有什么不高闹的法子,能在三天内变出几千两银子?”

杨承宗瞬间语塞,脸憋得通红。

“既然没有,那就按我的规矩来。”

杨柳青语气陡然转冷,属于宗唐的威压不经意间流露,“现在,我不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

我是在下达命令。

要么做,要么,滚出杨家。”

最后几个字,掷地有声。

那冰冷的眼神竟让两位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叔伯,心底生出一股寒意。

这丫头,怎么醒来后像完全变了个人?

命令在一种诡异的、半强迫的氛围中开始执行。

下人们虽然满腹疑虑,但也不敢违抗。

库房被打开,积压了数年,甚至有些己经霉变的布匹、样式老旧的成衣、做工粗糙的陶瓷器……如同见不得光的秘密,被一件件搬到了城西最大的铺面“杨氏绸缎”门口,堆成了一座小山。

路人纷纷驻足,指指点点。

“杨家这是彻底不行了?

要当街变卖家当了?”

“啧啧,真是丢人现眼啊!”

“那不就是那个追沈公子追到投湖的杨小姐吗?

她又搞什么名堂?”

议论声如同针一样扎在每一个杨家伙计的脸上,他们低着头,手脚都快了不少,只想赶紧结束这丢人的差事。

与此同时,管家杨福战战兢兢地来到了城隍庙附近的乞丐窝。

当他硬着头皮喊出“一天十文钱,管两顿饱饭,只要嗓门大”时,原本懒洋洋躺着的乞丐们愣了片刻,随即如同炸了锅一样涌了上来!

“老爷!

选我!

我嗓门最大!”

“我!

我一天只要八文!”

“我还会唱莲花落!”

杨福被这群热情似火的乞丐吓得连连后退,心中哀叹:小姐这法子,真是闻所未闻,这要是传出去,杨家就真成了全城最大的笑话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杨柳青亲自坐镇城西铺子。

她看着门口堆积如山的“垃圾”,以及面前五十个虽然换上了干净粗布衣服,但仍掩不住局促和好奇的乞丐,还有几个满脸写着“有辱斯文”的落魄书生。

她深吸一口气,跳上了临时搬来的一个矮柜。

“都听好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开,“今天,你们的任务很简单!”

她拿起一个连夜赶制出来的、用硬纸壳卷成的简易喇叭。

“待会儿,我会教你们几句话。

你们要做的,就是扯开嗓子,对着来往的每一个人喊!

声音越大,越卖力,”她目光扫过乞丐们,“晚上加鸡腿,工钱再加五文!”

乞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

鸡腿!

加钱!

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

她又看向那几个书生:“你们,负责收钱、记账、维持秩序。

算盘要打得响,笑容要挤出来!

干得好,今日工钱翻倍,表现最优者,可留用为我杨氏商号的正式账房!”

书生们面面相觑,留用?

正式账房?

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绝境中的一根稻草。

虽然觉得此举有失身份,但……银子和不饿肚子的前景,终究战胜了那点可怜的清高。

“现在,跟我学!”

杨柳青举起喇叭,清了清嗓子,用尽毕生演技,喊出了第一句震撼大明商业史的口号:“瞧一瞧看一看了啊!

杨氏百年老店,感恩回馈全城父老!”

“破产清仓!

吐血甩卖!

给钱就卖!”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错过今天,再等一辈子!”

声音通过喇叭放大,带着一种奇特的煽动力。

乞丐们先是懵了一下,随即在“鸡腿+五文钱”的激励下,纷纷扯着嗓子,用带着各地方言的调门,开始嘶吼:“瞧一瞧看一看了啊!

杨氏百年老店,感恩回馈……破产清仓!

吐血甩卖!”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起初,声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滑稽。

但几十个人一起喊,那股声势,瞬间压过了整条街的嘈杂!

路人们被这前所未有的阵仗惊呆了!

“破产清仓?

杨家真不行了?”

“吐血甩卖?

给钱就卖?

真的假的?”

“他们拿个什么玩意儿在喊?

声音这么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对着那堆“垃圾”和这群奇怪的组合指指点点。

杨柳青看准时机,跳下矮柜,亲自拿起一匹颜色灰暗、但料子还结实的棉布,首接挂上一个木牌,上面用朱笔写着惊悚的大字:“原价二两,现价一百文!”

然后又拿起一个略有瑕疵的瓷碗:“原价五百文,现价二十文!”

价格牌一挂出,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一百文一匹布?

二十文一个碗?

这跟白捡有什么区别?

但长久以来“便宜没好货”的观念,让他们还在观望。

就在这时,杨柳青使出了杀手锏——***抢购+托儿效应。

她对一个机灵的乞丐使了个眼色,那乞丐立刻挤到前面,掏出几十文钱,大声嚷嚷:“这布我要了!

一百文?

跟捡的一样!

给我来两匹!”

又对一个丫鬟打扮的自己人示意,那丫鬟也急忙喊道:“这碗给我留十个!

回去给下人们用正好!”

有人带头,气氛瞬间被点燃!

贪便宜是人的天性!

管它是不是垃圾,这么便宜,买了就是赚到!

“给我也来一匹布!”

“我要五个碗!”

“那件旧衣裳,五十文?

我要了!”

人群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

几个书生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手忙脚乱地收钱、记账,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额头上全是汗。

乞丐们则自发地开始维持秩序,嗓门吼得更响了。

“别挤!

别挤!

排队!

都排队!”

“后面的都有!

货还多着呢!”

场面一度几乎失控,但又在这种奇异的混乱中,高效地运转着。

铜钱如同流水般哗啦啦地涌进钱箱,那堆原本无人问津的“垃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躲在对面茶楼包厢里暗中观察的杨承宗和杨承业,看得目瞪口呆,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杨承业指着楼下火爆的场面,说不出话来。

杨承宗也是满脸骇然:“那些……那些破烂,真的卖出去了?

还……还这么快?”

他们看着杨柳青站在人群中,时而指挥若定,时而亲自拿起喇叭喊上几句,那苍白的小脸上,竟焕发着一种摄人心魄的光彩。

这丫头,莫非真是湖里的龙王点了窍,开了天眼不成?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沈府。

“公子!

公子!”

钱管事连滚爬爬地冲进书房,气都喘不匀,“疯了!

全疯了!”

正在临帖的沈万山笔尖一顿,一滴墨污了上好的宣纸。

他微微蹙眉:“何事惊慌?”

“那杨柳青!

她……她在城西铺子门口,摆摊卖破烂!

还雇了一群乞丐在那里鬼哭狼嚎!

说什么‘破产清仓’,‘给钱就卖’!

现在……现在全城的人都跑去抢购了!

人山人海啊!”

沈万山放下笔,凤眸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卖破烂?

雇乞丐?”

他走到窗边,虽然看不见城西的景象,但仿佛能听到那隐隐传来的喧嚣,“她到底想做什么……”这完全超出了他对商业的认知。

在他所受的教导里,经商之道,在于诚信、品质、人脉,何曾有过如此……自降身份、哗众取宠之举?

“公子,您说……她会不会真能在三天内凑够银子?”

钱管事小心翼翼地问。

沈万山沉默片刻,缓缓道:“备车。”

“公子您要亲自去看?”

“嗯。”

沈万山目光深邃,“我亲自去看看,她这‘破烂’,到底能卖出什么花样。”

当沈万山的马车悄然停在离城西铺子不远处的街角时,他看到的是怎样一副景象?

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曾经门可罗雀的杨氏铺面,此刻被围得水泄不通。

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收钱收到手软。

那堆原本碍眼的“垃圾山”正在飞速消失。

而人群中央,那个穿着素衣、脸色苍白的女子,正站在一个矮柜上,手持一个奇怪的纸筒,清冽的声音穿透喧嚣:“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捧场!

今日所得,皆用于偿还沈家债务!

我杨柳青在此立誓,只要杨家不倒,日后必有更多物美价廉之物回馈大家!”

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那张温婉的脸上,此刻写满了自信、从容,还有一种他从未在任何商人,尤其是女商人脸上见过的——睥睨与掌控力。

沈万山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车窗边缘,眸色深不见底。

“杨柳青……”他低声自语,“你卖的,真的只是这些‘破烂’吗?”

他看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野蛮而有效的……规则。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