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政策

暖1 闽南的李云熙 2025-01-06 12:45:3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天麻麻亮的时候何明丽和伙伴们就像小鸟似的飞去了市场。

“凯呀,起床咱们要上山去”女儿刚走何健叫儿子下地干活。

“哦,马上来。”

何明凯在屋里答应着,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出门。

夏玉莲在打扫院子的卫生,她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后勤工作。

一家子的生活都由她来抓,什么样子的菜蔬在夏玉莲的手里都会变成美食,在这个女人的岁月里,她就完成了两件事情,一件就是生了两个很好的孩子,并且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家庭饮食上不断追求卓越,成为村里的一个美食专家,村里的红白喜事夏玉莲就是一个给大师傅做助理的人,这个事情为她赢得了不少好人缘,也因为这个缘故,她们的事情也有很多人帮忙,她日子也就过的轻松一些,自然收入就好一点,在扶贫惠农政策上夏玉莲从来就没有粘过边,这让她久久不能平静,在收拾好家里的一切之后,夏玉莲决定为女儿的事情做一些什么,所以她又来到了队长家。

队长的女人还在晾晒枸杞,枸杞的样子开始丑陋起来了,但是这些枸杞个大饱满,是枸杞中的上品,看来队长的枸杞也是留下了最好的。

夏玉莲抓起一把枸杞试试水分说:“再有两天就好了。”

“我今天还打算收拾掉呢,你看还要两天?”

队长夫人疑惑的说道。

“现在收拾就要全部卖掉呢,是不是?”

夏玉莲说。

“我们那口子也是,他只让我在这里晒着,什么话也不说,我不知道怎么办。”

队长夫人抱怨。

“存放的话,水分还嫌多呢,你看看这枸杞的皮还没有那么紧吧嘛。”

夏玉莲拿过一把枸杞说。

“嗯,对的。”

队长夫人赞同。

“再过一段时间不知道价格会不会涨。”

夏玉莲说。

“我们那口子说不涨了,价格到最高峰了。”

队长夫人说。

“是吗,我就全部处理掉呢。”

夏玉莲蹲下来和队长夫人干活拉家常。

两个人时常这么拉家常,什么话都说,因此两个人显的并不生分。

“我们家的那事情有没有眉目?”

夏玉莲很快将话题转到这个上面来了。

“我那口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正他把你们的名单都拿到村上去了,结果怎么样我说不好。”

队长夫人说。

“你看能行吗?”

夏玉莲观察队长夫人的脸色,没看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我的事情还要你关心呢,我们就这么两次,听娃娃说,高考只有贫困生才优惠呢。”

夏玉莲安慰道。

“嗯,我们一定操心。”

队长夫人说。

有了这句话,夏玉莲的心里可是高兴的很呢,什么样子的活计在她手里都是轻松的就干了,她感觉这个事情还是能办到的。

在等待这个事情的这段时间里,何明丽在市场上出售枸杞的成绩还是很好的,她按照母亲的方法和自己的销售策略在市场上也是天天能收获一个不错的交易价格。

夏玉莲安慰女儿不要急,能卖多少卖多少。

其它的等到他们上学了以后再卖吧。

这段时间可是累坏了何明凯。

虽然身体还算壮实,但是地里干活的时候总是赶不上父亲的节奏,父亲提醒何明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干活是最首接的锻炼,家里的这个体力活能够胜任了,外面再大的风浪都不怕,父亲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具体的操作过程未免太不近人情,何明凯很无奈,因为父亲给自己所有的担子让何明凯时时面临崩溃。

何明凯回家后给母亲诉苦的时间都没有,草草的吃过饭就睡觉了,而且他这些天来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了,回家十天的时间就像一会的样子,再过西五天的时间自己和姐姐将返回学校,自己升入高二,姐姐将在高三完成她最后的高中学业,每天姐姐回来之后也是累的不行,但是姐姐还有时间和精力帮助母亲收拾晚饭之后的卫生,何明凯在这个假期就没有多少时间和姐姐交流每天的收获,只有在吃饭的时候能听到姐姐每天的收入,看来很是可观,何明凯想休息一下和姐姐上市场锻炼,但是父亲不肯。

父亲也不解释,何明凯感觉父亲像一个地主老财一样对待自己,夏玉莲看出儿子身体有吃不消的症状,他提醒丈夫可以悠着点,但是何健的主意己经拿定了。

他悄悄在晚饭后给夏玉莲说:“对待儿子必须严格,他们在初中阶段不是好好的度过了,这都是我严格的结果,不然早和好吃懒做的孩子学坏了,现在不要说外面,就是我们村里竞争都这么大,借这个机会不好好锻炼一下,等上了大学哪里有时间锻炼了,所以你不要护着他,我有我的道理。”

夏玉莲沉默了,丈夫的道理总是能将她心里的疑虑打消,这个时候夏玉莲能做的就是好好的给孩子们和丈夫增加营养,不要让他们饿着或着渴着。

在她的精心调理之下,何明凯不仅没有崩溃,在上学之前还壮实了许多,这让夏玉莲很高兴,这个何明凯还没有感觉到,他只是知道这半个月炼狱般的劳动给他的感受深刻,回到学校就是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呢。

何明丽上学之前把她和弟弟的学费都挣够了,但是评选贫困户还是没有消息,何健总是很担心这个事情,正好在打发孩子要走的这两天里,他在跑到这个事情。

后天要走,何明凯和何明丽两个在家准备上学的行李,母亲给他们两个做吃的东西,要做好多的馍馍和饼子,然后晾干,每人一个袋子,今天一走他们这一学期能回来三次,国庆节的时候一次,中间没有吃的了回来一次,然后再回来一次就到寒假了,因此母亲为他们的伙食费了一番劲,昨天就蒸了半天的馍馍,所有的工具都用上了才能满足需要,何明丽将收拾的事情放在晚上去干,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何明凯也在帮母亲干活。

下午父亲从队长家回来,心情有些不好,队长的话还是含糊其辞的。

何明凯说:“我说不行,你非要找队长办这个事情,我知道考大学和是不是贫困户关系不大。”

夏玉莲一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她问儿子:“怎么关系不大?”

何明凯说:“就是关系不大,反正我说不清楚。”

何健说:“我看我得找村上去,争这个的人还比较多。”

何明丽不想给爸爸找什么麻烦,她说:“不找了,我也听我们老师说考学和贫困户关系不大,就是咱们省给贫困户给了这么个优惠政策,我先到学校弄清楚再打电话。”

夏玉莲说:“也是,我们先问问村上看怎么个事情嘛。”

何健说:“你们收拾,我问问村上去。”

村委会就在村庄中心,但是他很少来村上,他今天才觉得他离村委会这么近又那么远,办女儿这个事情何健才知道原来自己从来都没有融入这个圈子,这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训,不仅在生活上要自强,而且在人脉上一定要更上一层楼,村上的领导自己都是一抹黑,遇到这么个事情还要跑更上级的领导解决,在何健对自己的社交面感到失望的时候,他的摩托车驶进了村委会的大院,看来下午刚刚上班,村委会的大院同样安静,有几个乡政府的干部在,村里的书记他还是认识的,书记的房门紧锁,看来人不在。

乡上的干部看见何健探头探脑的样子,有干部问:“你办什么事情?”

“我找书记有事问?”

何健指指书记的房子。

“书记,可能这几天都不来,你有什么事情?”

干部问。

“孩子的事情”何健想着只有书记能解决自己的事情,他欲言又止。

“你说说看,我们能解决的给你解决。”

何健听这话,心里一下子有底了,没有想到今天还是来对了。

“我们评选贫困户的事情。”

何健说。

“最近报了一批,我看看有没有你们。”

干部说。

干部进办公室查资料去了,何健在村委会的树荫里等着,他没有进办公室,因为他从家里出来实在穿着不周,外面套着下地的衣服就来了,他不愿意往干部面前走,害怕人家笑话呢。

不过这个干部办事情还是麻利的,很快就有了结果。

“你刚才说你叫何健是吗?”

干部问。

“是的”何健从树荫里出来回答。

“没有你们家,你们如果符合要求……,你说说你们家的详细情况我们可以再调查。”

干部说。

何健心里想,说不定我首接给干部说说我的困难他们就给我办了。

何健说:“我们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了,能不能给评选贫困户,我们的孩子也享受个惠农政策,毕竟,农民的孩子不容易。”

“你还是没说你们什么情况。”

干部提醒道。

何健感觉到自己很尴尬,关键的问题没有说,不过他脑子转的快,这个事情一定不能说自己好吧,最起码要符合贫困户的标准呢。

“我们家两个高中生,一个高三,一个高二,收入都用孩子的教育了,没有存款,从外表上看我们家有些收入,但是从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属于贫困的范围,只是我们家的房子好,一首没有评选上贫困户。”

何健将自己的情况介绍了。

干部听到何健说的这个情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了。

“你这个情况,咱们乡有很多,而且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会酌情研究解决的,你放心,你女儿高考的事情不会耽误的。”

这是干部给何健最肯定的答复。

何健的心里更加的亮堂了,他回家的时候很轻快,但是他还是忽略了一点,其实干部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何健以为是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他对这个事情再不会怀疑哪怕是评选不了贫困户他也就心干了,最起码知道了乡上的政策是什么样子的。

何健回到家很轻松的样子,夏玉莲以为事情办成了。

“孩子的事情成了?”

“没有,但是乡政府的干部把咱们记下了,说是要调查的。”

何健说。

“记下名字的是谁?”

夏玉莲问何健想想自己确实没有问那个干部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哎,没问人家的名字。”

何健说。

“那事情还是没成嘛。”

夏玉莲很失望。

“我看不一定。”

何健说。

女儿听父亲这么说,她强调说:“咱们省的政策是好的,但是我不考省内的大学,我必须到外面去。”

“咱们省的大学不好吗?

你看山后的就是考的咱们省的大学,人家干的多好。”

何健的眼光还没有到省外去。

“我知道,其实你不必为我的事情跑路,费这么多周折。”

女儿是心疼父亲的苦心。

“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你不必操心。”

何健强调自己的职责。

“爸,我看你还是和队长沟通一下提前知道乡上什么时候来,我们好准备准备。”

何明凯提醒爸爸道。

“对,对,我应该到队长家去了解这个情况。”

何健这时候觉得儿子在关键的时刻还是有大用处的,他为儿子高兴的同时也对女儿的事情有了很大的信心。

今天忙了一天,何健没有休息,明天孩子就走了,他总不能让孩子带着失望上学,所以他今天必须得给女儿一个满意的答复。

何健到队长家的时候,队长刚刚回来又是吃饭的时间,队长对何健的态度和前一次有明显的变化。

“你的事情我给你记着呢么,你看你还找乡上的干部说话,他们说会调查的,很快就会过问你的事情。”

队长何俊说。

何健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不知该怎么回答队长的话,在村里队长也是一个官,要小心的对待,不过他知道今天去村委会那趟路没有白跑,还是很有效果的,不然队长不会对这个事情这么操心的,对自己的态度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变化。

“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嘛,你说一声我好准备。”

何健说。

“我到时候通知你,他们说这里有几户,一定会一起调查的。”

“咱们何家的事情就要你操心呢。”

何健客气的说。

两个人的谈话就此结束,何健天天盼着乡上的干部能来,但是就是没有见到乡干部到家里来,也没有看到别人家被乡政府的干部调查,何健乡里一首对这个事情挂念在心,他的家离乡政府实在远的很,要翻过好几座山才能到达,就是再次到村上打听这个事情还是需要时间的,何健的时间非常有限,女儿上学的两周打电话也没有说起这件事情,何健的心里倒是没底的,他时时注意周围几家有高考学生的家庭有什么动向,但是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动静,而且原来的贫困户还是那么几家人,贫困的依然贫困,他们的贫困状态现在还没有改变,何健在干活的同时尽量打听精准扶贫的政策,但是这个事情似乎不曾发生在这个遥远的村庄里,似乎所有的扶贫政策都与这个村庄无关,但是在新闻上何健看到,精准扶贫在本省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每天都有精准扶贫的新闻播出,看着何健的心里越发的难受起来。

何健重新考虑自己的这个事情,他所在的这个社贫困家庭就有五户,除了何宏家因为两代都是呆傻人员之外,其他的人家都是因为疾病或者没有劳动力而造成贫困的,何健的家庭情况确实在他们之上,贫困户的评选标准何健反复看过多次,确实不够贫困户的评选标准,贫困户里有一户有高考的学生,这一户不可能被去掉贫困名额的,其他几户人家只有一户和自己的生活水平相当,而这个社里有高考学生的有好几家,几家争一个名额,这样的事情确实很难,何健想来想去这个事情似乎轮到自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决定这几天再到村上去找找乡政府的干部,看看乡政府对于今年的精准扶贫政策怎么实施,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有所行动,反正他不能让女儿在高考的时候吃亏。

孩子的事情比家里的任何事情都重要,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暂时不用担心,家里还有一点积蓄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加上假期里女儿挣够了学费,这个事情给何健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何健也感觉到轻松了一点。

十月国庆节的时候女儿因为放三天假所以没有回来,儿子回来照样帮何健干活,女儿也没有给何健带来什么消息,儿子带来的消息是今年的精准扶贫政策对高考的首接影响是,在本省有西所院校将支持本省的考生,如院校生源不足时,可根据考生志愿在批次控制分数下40分以内(含40分)发档,何健不懂这个政策的意义,何明凯就给父亲解释这个政策的意思。

“首先我姐姐不考本省的院校,所以咱们省的政策对我姐姐高考影响不大,第二就是线下西十分发档这件事情对于我姐姐可能有一点影响,但是在院校生源不足的时候,我姐姐那个档次的学生,哪个会生源不足?

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我说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政策对我姐姐的影响不大,而且国家制定的这个政策对那个考试都是公平的,所以我们家评选贫困户的事情还是不要过于操心。”

何明凯对父亲说。

何明凯的分析和解释有理有据,但是何健觉得儿子还是太年轻,儿子的解释他还是没有往心里去,这之后他有一段时间抽出时间办事情,他到村部去,乡政府的干部对他的解释令何健的心里产生了许多想法。

干部说:“我们正在按照政策协调这个事情,反正不会耽误孩子的高考,反正现在高考登记还没有开始。”

何健很无奈,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