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才不是吃白饭!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没多久饭菜做好了,白有银和柱子去摆了桌子,因为白家人口多,男女分了两桌,但是柱子和小石头却坐女人这桌,理由是周氏说他们太小要赵氏照顾,但是三房的铁牛比柱子小和石头一样大却能去男人那桌。

饭菜端上桌,桌上因为今天上私塾的文哥回来了,难得炖了一只昨天白有宝上山套到的鸡,还有一盘炒空心菜,一盘野菜,一碗咸菜。

饭是糙米饭,这时看见周氏开始盛饭。

玉兰心里腹诽这周氏居然自己动手,没叫人盛饭,倒是让人惊讶。

结果看见周氏盛了满满冒尖一碗递给了有珠,然后就是满满冒尖一碗放在自己面前,大半碗放在大伯娘面前,大半碗放在三伯娘面前,这时有珠叫了一声娘,周氏不满的瞟了一眼丁香,然后盛了满满一碗放在丁香面前。

到了赵氏就只有小半碗,而玉兰,柱子小石头,梅花荷花就只到碗底。

在缺衣少食的古代,吃饭不是吃饱的,除了农忙时候会让人吃饱饭,好抢收,其他时候都是吃点饿不死人,吊着命就行,所以分到的饭吃完了就没有了,吃不饱就只有多吃点菜,但是菜也是有限的。

好家伙这就是分饭制度啊,倒是比食堂阿姨好,手不抖,这手首接是歪的。

开始吃饭后,周氏先是给有珠夹了几块鸡肉,然后给自己夹了几块鸡肉。

杨氏瞥了婆婆一眼,也夹了一块鸡肉,然后边吃边说道“还是三弟有本事啊,看这套到的鸡又肥又香,今天可是沾了三弟光,可不像有些人啊,一家几口还有脸吃白饭,就会偷奸耍滑,没脸没皮”。

被捧的飘飘欲仙的王氏一脸得意,也夹了一块鸡肉,边吃着鸡肉边用力的砸吧嘴,生怕别人看不见她嘴里吃的是鸡肉。

而赵氏和几个孩子是不敢吃鸡肉的,就吃着野菜和咸菜,一声不敢吭。

玉兰可不能忍,于是开口问道“大伯娘,你在说谁吃白饭啊,我今天拾了一上午柴,还累晕了,我哥打了一上午水,小弟摘了一上午花,晚饭前我们还拾了柴火回来。

我娘喂了鸡和猪,做了饭,我爹扛了一天大包,还给奶上交了工钱,我年纪小,听不懂大伯娘说的是谁,不会说的奶吧,大伯娘怎么还想奶干活啊,是觉得奶年纪大了开始嫌弃奶吃白饭了吗”?

周老婆子一个眼刀扫向杨氏,杨氏赶忙找补“娘,我怎么会说你呢,你老就是享福命,那用干活啊,你能指点我们干活,都是我们的福气,玉兰!

你这小贱蹄子怎么回事,大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小小年纪不学好,早上装晕偷懒,现在还会尖牙利齿顶撞长辈了,没教养,我要是你爹娘,早大耳刮子抽你了,免得你日后这性子嫁不出去,没人要,别人笑话我们白家!”

赵氏急忙打断道“她大伯娘,你咋能这样说话呢,玉兰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兰儿是什么性子我最清楚不过,今早是真不舒服,兰儿3岁起开始干活,啥活交代给她,没说过半个不字,做的妥妥当当的,今早会晕倒也是因为没吃早饭又累了许久,你当长辈的,怎么能这样诋毁小辈呢”?

杨氏看见赵氏居然敢反驳自己,更来劲了,非要压住赵氏一头不可,于是讥讽道“哎哟,二弟妹,你意思娘苛待玉兰了,村里哪家哪户小孩不干活,亏你也觉得值得拿出来说道,好像天大的委屈似的,又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一个死丫头片子还心疼上了,你们5口人吃饭,就干那么点活,白家赏你们吃口饭还不感恩戴德,还敢怪娘把玉兰累晕了,我是你啊,就跪下来叩谢爹娘还肯养着你们”!

这边的争吵声,惊动了男人那桌。

白有银连忙打断道“大嫂,你这说的啥话,我知道我不如大哥,三弟有本事,孩她娘跟着我受委屈了,我这辈子都对不起她,大嫂咋能这么挤兑孩他娘呢,几个孩子也懂事听话,肯定不像嫂子说的那样为了偷懒装晕,既然大嫂觉得我们吃白饭,那我们分家吧,我就是把这条命豁出去也会养活孩她娘,和几个孩子的”!

白有银虽然回家还没听说玉兰晕倒的事,但是第一时间相信赵氏,相信几个孩子,一股脑说完后饭也不吃了,大步走出了屋。

赵氏哭哭啼啼也拉着几个孩子跟了出去,上屋传出了争吵声,但是这些和二房一家己经没有关系了。

几人回到屋里,赵氏还在抽泣着,白有银耷拉个脑袋,小石头看见娘哭了,跑过去钻娘怀里撒娇,柱子抿着嘴像是在强忍什么。

等赵氏渐渐止住了哭声,白有银先开口问到玉兰晕倒的事,柱子和小石头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还说了杨氏要卖掉玉兰的事。

听罢白有银着急的抱起玉兰,连忙问头还晕不晕。

“我己经不晕了,就是醒来后一些事记不太清,爹能给我讲讲吗,比如现在是什么年号”?

玉兰顺势把还有的疑问,问了出来,毕竟柱子是小孩子可能有些东西也不知道,趁现在都是自家人,干脆把没有记忆的事捅破。

白有银将信将疑的说“现如今是昭明三年,国姓许,至于其他的爹就不清楚了。

玉兰听完点点头道“听大伯娘说我们家是吃白饭的,大伯的木匠活很赚钱吗,文哥还在上私塾,应该很费钱吧”?

白有银很是担心女儿说的记不清的事,但是还是先回答了女儿问题“你大伯的木匠手艺在本村,和隔壁几个村还是挺有名的,有娶妻嫁女,乔迁新居这些只要条件不是太差,都需要打些家具,条件好些会去镇上打,哪里手艺会更好,花样更好看些,家里条件一般的还是来你大伯这里,你大伯一年能接个2,3次活,每次给家里拿回来一两到一两半银子,你文哥私塾是一年两次束脩,每次一两银子”。

玉兰又好奇问道“那三伯呢,又往家里拿多少钱回来”?

白有银耐心的回答道“你三伯除了农忙的几个月,隔三差五就会上山下套子,有时候运气好几只野兔,野鸡,运气不好就没东西,家里一般在文哥回来那天会吃只鸡,或者你小姑和爷,奶生辰会吃只鸡,剩下的套到的野味都会卖掉,总的来说一个月能卖个10-12只,拿回来3,4百文,冬天猎物会减半”。

玉兰又问道“那爹你扛大包一天赚多少钱?

每天都有吗”?

说到这里,白有银丧气的道“爹干一天活20文,也不是每天都有,有时候地里需要浇水,除草,施肥,我就不去镇上,而且去镇上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活做,一个月只有20天左右能往家拿钱”。

玉兰想了想又问道”那爹能再给我说说镇上的物价吗,比如米多少钱一斤,盐多少钱一斤,猪肉多少钱一斤”?

白有银想也不用想说道“镇上糙米每斤1文,精米每斤5文,每斤盐30文,猪肉瘦肉15文一斤,肥肉18文一斤,玉兰你问这些干嘛”?

玉兰思考了片刻道“爹,你知道吗,我们家可不是吃白饭的人”。

白有银和赵氏,柱子和小石头都很惊讶,小石头问道“姐你为啥这么说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