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边的贴身宫女翠玉小心翼翼地说道:“娘娘,近日淑妃越发张狂了,不仅在御花园中与娘娘争艳,还西处拉拢人心,怕是对太子之位有所图谋啊。”
皇后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以为凭她那点手段就能得逞?
本宫在这后宫多年,岂会怕她。
只是,皇上近来对她宠爱有加,这倒是有些棘手。”
翠玉想了想,轻声道:“娘娘,要不咱们从景王身上下手?
只要能找到景王的把柄,淑妃自然就没了底气。”
皇后微微点头,说道:“你这主意倒也可行,你暗中派人盯着景王,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另一边,淑妃宫中,淑妃正慵懒地靠在榻上,身边的太监李福谄媚地说道:“娘娘,近日朝堂上为了狄戎之事闹得不可开交,皇上心烦意乱,娘娘正好可以多去陪陪皇上,说不定能在皇上耳边吹吹风,为景王殿下谋个好前程。”
淑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你说得没错,皇上如今被狄戎之事弄得焦头烂额,本宫若能为他分忧,他定会更加宠爱本宫。
只是,那皇后也不是省油的灯,本宫还需小心行事。”
李福连忙说道:“娘娘放心,有奴才在,定会帮娘娘出谋划策,让皇后无计可施。”
而在朝堂之上,关于狄戎之事的争论仍在继续。
以左丞相林如海为首的一派主张和谈,他们认为大盛王朝历经多年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此时不宜再动干戈。
而以镇远大将军楚渊为首的一派则坚决主张出兵,他们觉得狄戎狼子野心,若不给予沉重打击,边境将永无宁日。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气氛十分紧张。
隆熙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愈发烦躁。
这时,礼部侍郎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一计。
不如先派使者前往狄戎部落,探探他们的虚实与意图,若他们愿意罢兵言和,那自然是最好;若他们仍执迷不悟,我们再出兵也不迟。
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又能显示我大盛王朝的大国风范。”
隆熙帝听后,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他下旨选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狄戎部落。
消息传到楚府,楚逸飞得知父亲主张出兵,心中也热血沸腾,他渴望能随父亲一同征战沙场,为保卫大盛王朝立下赫赫战功。
楚渊看着儿子跃跃欲试的样子,笑着说道:“飞儿,你有这份心固然好,但此次前往狄戎部落的使者至关重要,若能成功劝服狄戎罢兵,那将是大功一件。
你自幼饱读诗书,又机智过人,为父觉得你倒是可以去试一试。”
楚逸飞听后,心中大喜,连忙说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辱使命!”
楚逸飞领命后,便开始为出使狄戎做准备。
他仔细研究了狄戎的风土人情、军事力量以及以往与大盛王朝的交往情况,力求做到知己知彼。
而在准备的过程中,他又想起了那日救下的苏瑶。
不知为何,苏瑶那楚楚可怜又坚强的模样总是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心想,等自己完成出使狄戎的任务后,一定要再去寻找苏瑶,看看她过得可好。
苏瑶这边,依旧每日靠着刺绣维持生计。
然而,近日她却发现总有一些奇怪的人在她院子周围徘徊,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她以为是赵公子等人又来寻麻烦,便格外小心。
一日,她出门买菜回来,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一个陌生男子鬼鬼祟祟地站在门口张望。
苏瑶心中一惊,正欲转身离开,却被那男子发现了。
男子走上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姑娘,你就是苏瑶吧?
有人想见你,跟我走一趟吧。”
苏瑶警惕地看着他,说道:“你是谁?
我不认识你,凭什么跟你走!”
男子脸色一沉,威胁道:“你最好乖乖听话,否则有你苦头吃!”
就在苏瑶不知如何是好之时,突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喊:“住手!
你们在干什么!”
苏瑶转头望去,只见楚逸飞带着几个随从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