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文明重启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交战》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恒山幽水”的创作能可以将光粒林野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文明重启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交战》内容介绍:2147年的夏东京银座的雨丝刚被晚风揉空气里还凝着潮湿的柏油混杂着居酒屋飘出的烤鳗鱼香与清酒的微醺气晚上九点十七第一批“星尘”毫无征兆地落下——不是陨石那样带着灼热砸向地而是像被月光染透的荧光慢悠悠地悬浮在离地五十米的半沾在三菱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会顺着雨滴划过的痕在墙面上晕出淡蓝色的光像谁用指尖蘸着星光画了幅抽象正在拍夜景vlog的网红主播小是第...
2147年的夏夜,东京银座的雨丝刚被晚风揉碎,空气里还凝着潮湿的柏油味,
混杂着居酒屋飘出的烤鳗鱼香与清酒的微醺气息。晚上九点十七分,
第一批“星尘”毫无征兆地落下——不是陨石那样带着灼热砸向地面,
而是像被月光染透的荧光粉,慢悠悠地悬浮在离地五十米的半空,
沾在三菱大厦的玻璃幕墙上时,还会顺着雨滴划过的痕迹,在墙面上晕出淡蓝色的光痕,
像谁用指尖蘸着星光画了幅抽象画。正在拍夜景vlog的网红主播小美,
是第一个捕捉到这奇观的人。她穿着露肩的银色连衣裙,举着防抖云台在十字路口转圈,
珍珠耳环随着动作晃出细碎的光,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家人们快看!
银座上空飘着会发光的星星!这是星际极光吧?难道是外星人知道我今天直播,
特意来给我刷礼物的?”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了锅,每秒刷新的评论几乎盖过了她的声音。
“美姐别蹭热度了,这明显是气象局的新型照明实验!”“隔壁新宿的LED屏坏了吧,
光污染都飘到银座了”“借楼许愿,希望下个月能脱单!
”“有没有可能是某种罕见的大气现象?”……没人注意到,那些落在小美栗色发梢的光粒,
正随着她说话时的呼吸,像 tiny 的萤火虫般,轻轻钻进了她的鼻腔。
光粒落下的第二天,银座彻底变成了全球网红的狂欢场。凌晨五点,
就有穿着汉服的中国博主在光粒最密集的中央大道架起相机;上午十点,
情侣们手牵手站在光粒中拍照,男生把女生举过头顶时,光粒会沾在女生的裙摆上,
拍出的照片像自带柔光滤镜;下午三点,一群孩子追着空中飘飞的光粒跑,
手里的棉花糖沾到光粒,竟也泛出淡淡的蓝光;甚至有奢侈品店连夜把光粒装进玻璃展柜,
标上“宇宙限定款·星光标本”的标签,售价高达三十万日元,却在两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东京市政府起初还想发布澄清公告,可看到银座的旅游业收入在二十四小时内暴涨三倍,
地铁银座线的客流量突破历史峰值,
公告最终变成了“欢迎来到星光银座——2147年夏季限定宇宙奇观”的宣传语,
连涩谷十字路口的巨型屏幕,都开始循环播放光粒的延时摄影视频。
直到第三天傍晚六点十五分,涩谷十字路口迎来一天中最拥挤的时段,光粒突然有了动静。
它们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从银座、新宿、秋叶原的各个角落汇聚过来,
在十字路口的中央慢慢凝结——先是形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接着长出流畅的肩线、纤细的腰肢,最后浮现出一张无可挑剔的脸:皮肤是冷调的瓷白色,
没有一丝毛孔;睫毛像镀了层碎钻,
眨眼时会落下细碎的光尘;连嘴唇的弧度都像是用圆规反复校准过,不笑时带着清冷的疏离,
微笑时又透着恰到好处的温柔。最惊人的是它的翅膀。蝶翼般的光膜展开时有两米宽,
上面布满了流动的星纹,像是把银河浓缩在了翅膀上,每扇动一下,
就有细碎的光粒飘落在地,沾到地面的瞬间,会在柏油路上映出小小的星图。“星偶!
是星偶!”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有人举起手机录像,镜头因为激动而不停颤抖;有人激动地往前挤,把手机举过头顶,
想要拍得更清楚;还有个穿水手服的初中女生,哭着喊着要冲过护栏“抱抱神仙”,
被旁边的朋友死死拉住。就在这时,星偶对着镜头缓缓抬起手。它的指尖划过空气时,
涩谷街头所有的电子屏幕——包括六层楼高的巨型广告屏、出租车顶灯、便利店的收银屏,
甚至路人握在手里的手机屏幕,突然同步亮起,一段没有歌词的旋律流淌出来。那旋律很轻,
像泉水流过鹅卵石,却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一下扎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正在直播的小美,
手指突然僵在云台按钮上,屏幕里的弹幕还在滚动,可她的眼神慢慢变得空洞,
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微笑,脚步不受控制地朝着十字路口中央的星偶走去。
和她一样的人越来越多。原本有序的人流变成了混乱的潮水,大家眼神空洞,
嘴角挂着相同的微笑,朝着星偶的方向挪动,仿佛被无形的线牵着的木偶。
有人手里还握着没喝完的奶茶,奶茶洒在衣服上也浑然不觉;有人刚买的冰淇淋化了,
奶油滴在手上,却连擦都不擦一下。交通信号灯变成了刺眼的红色,可没人在意。
一辆失控的出租车朝着人群冲过来,司机探出头怒骂“不要命了”,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星偶时,声音突然卡住,眼神瞬间变得空洞,缓缓推开车门,
也加入了走向星偶的队伍。直到东京警视厅的防暴警察赶到,用隔离带拦住人群,
喷射出带有镇静成分的喷雾,这场持续了四十分钟的诡异“朝圣”才暂时停下。当晚八点,
联合国紧急召开全球视频会议。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圆形会议室里,
秘书长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坐在主位,屏幕上分割出二十四个窗口,
航天集团的天文学家伊万·彼得罗夫……佐藤健一先把光粒样本的分析报告投在共享屏幕上。
报告里的显微照片显示,光粒是由无数直径仅0.1微米的微生物聚合而成,
这些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布满了能吸收并反射光线的特殊晶体。“这些不是无机物,
而是带有生命信号的微生物聚合体。”佐藤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一段动态视频,
“它们能通过空气进入人体呼吸道,附着在肺泡上,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
干扰神经元的活动。”屏幕里切换出两张大脑扫描图。左侧是健康人的大脑扫描图,
负责理性思考的β波像平稳的波浪般起伏;右侧是被光粒感染的人的扫描图,
β波变得微弱如细线,而负责潜意识与梦境的θ波,却像海啸般剧烈波动。
“它们在掠夺人类的意识。”艾米丽·卡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凝重,
“这种干扰不是摧毁,而是劫持——先让人类沉迷于它们制造的幻境,
再像抽走海绵里的水一样,悄悄抽走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创造力,甚至是记忆。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最终达成两项决议:第一,
将这种通过精神控制掠夺意识的外星文明,
命名为“明星文明”取“用虚假星光迷惑人类”之意;第二,组建全球反抗军,
代号“破晓”,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地下掩体——这里曾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旧址,
有着能抵御核弹攻击的防御系统,以及全球最先进的生物实验室与量子计算机。
林野是第一批加入“破晓”的科学家。她带着自己团队的五名核心成员,
连夜从上海飞往日内瓦。出发前,她去外婆家看了六岁的女儿乐乐。乐乐正趴在餐桌上画画,
纸上的小人有着和林野一样的短发,手里牵着一个更小的小人,旁边写着“妈妈和乐乐”。
“妈妈,你要去哪里呀?”乐乐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疑惑,
“电视里说有会发光的神仙,外婆不让我看,说看了会变傻。”林野蹲下身,
把女儿抱进怀里,鼻尖蹭着她柔软的头发。“妈妈要去忙一件很重要的事。”她强忍着眼泪,
声音尽量温柔,“等妈妈忙完了,就回家陪乐乐看真正的星星,还要给你买草莓蛋糕,
好不好?”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刚画好的画塞给她:“妈妈带着这个,
想乐乐的时候就看看。”反抗军的实验室在地下五十米处,恒温恒湿,
白色的墙壁上嵌着无数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全球明星文明的扩散情况。
林野的团队负责研究光粒的抑制方法,他们从被感染的志愿者体内提取光粒样本,
放在培养皿里观察。最初的一周,研究毫无进展。光粒在普通的化学试剂中依旧活跃,
甚至能在高温、低温环境下繁殖。直到第七天深夜,林野在给光粒样本添加蛋白质营养液时,
不小心打翻了装有深海虾类提取物的试管——提取物溅到培养皿里,原本闪烁着蓝光的光粒,
突然变得暗淡了几分。“停下!别清理!”林野立刻拦住准备擦拭的助手,
眼睛死死盯着培养皿。她发现,光粒在接触到提取物中的某种成分时,
细胞壁上的反光晶体开始分解。“这是三年前马里亚纳海沟考察时,
我们从磷虾体内提取的酶!”林野突然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数据库前,
调出三年前的研究报告——当时她的团队在海沟热泉口发现,磷虾体内有一种特殊的酶,
能分解深海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而这种毒素的分子结构,
竟与光粒分泌的干扰物质有70%的相似度。“或许磷虾酶能中和光粒的干扰物质!
”林野立刻联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请求他们紧急派出破冰船,前往南极普里兹湾捕捞磷虾。
南极此时正是夏季,磷虾群在冰层下聚集,捕捞难度相对较低。三天后,
第一批冷藏的磷虾样本通过军用运输机送到了日内瓦。林野的团队连夜进行磷虾酶提取。
他们将磷虾打成糊状,用离心分离机分离出酶液,再通过层析柱提纯。
当提纯后的磷虾酶滴进装有光粒的培养皿时,
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原本闪烁的光粒,在接触到酶液的瞬间,
蓝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最后变成了灰白色的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
这些粉末已经失去了生命信号,变成了普通的有机残渣。“有效!真的有效!
”助手小王激动地跳了起来,声音都在发抖。林野却没有放松,她知道,
光粒只是明星文明的“先头部队”,真正的威胁,是那些能主动制造幻境、掠夺意识的星偶。
根据反抗军情报部门的消息,星偶已经出现在全球十几个大城市。
纽约曼哈顿的星偶有着金色的卷发,
翅膀是玫瑰色的;伦敦泰晤士河畔的星偶穿着类似中世纪骑士的铠甲,
翅膀像金属般反光;巴黎埃菲尔铁塔下的星偶则是古典油画里的贵族模样,
翅膀上飘着花瓣状的光粒。但所有星偶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长着蝶翼般的光膜翅膀,
而这种翅膀,正是分泌光粒、释放精神干扰波的源头。更可怕的是,
明星文明的能力在不断进化。最初,星偶只能对百米范围内的人进行精神干扰;一个月后,
它们能通过电子屏幕,对千里之外的人产生影响;到了第三个月,
们甚至能针对性地劫持高智商人群——全球已有五十多名科学家、工程师变成了“追星族”,
他们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图纸通过网络传递给星偶,
而明星文明则利用这些人类智慧,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干扰技术。反抗军的卫星监测发现,
所有星偶的信号,最终都指向一个地方——迪拜。在迪拜塔的顶层,
有一个由金色光粒组成的“信号中枢”,它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将星偶收集到的人类意识,
传输到外太空的某个未知区域,同时向全球星偶发送指令。而守护这个中枢的,
是明星文明的首领——一个有着金色眼眸、翅膀上流动着金色星纹的星偶,
它的体型比其他星偶大了近一倍,释放的精神干扰波强度,是普通星偶的十倍。
“决战地点就在迪拜塔。”反抗军总司令马克·安德森在作战会议上,
将迪拜塔的三维模型投在巨大的屏幕上。模型上,顶层的金色中枢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不断向外辐射出红色的信号波纹。“我们的计划分两步: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