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客体投射

完美客体投射

作者: 艺往琴笙

悬疑惊悚连载

小说《完美客体投射》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艺往琴笙”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张明林深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创生科技大厦如同一柄冷硬的巨割裂了城市的天林深站在大厦底部的广仰望着这栋在晨光中闪烁着金属和玻璃光泽的建感到一阵轻微的眩这并非源于恐而是某种即将被这庞大、精密且非人性的造物所吞噬的预他深吸了一口空气中混杂着尾气的微呛、附近花坛人工培育植物的清以及大厦自身排出的、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的味今是他入职创生科技数据中心分析部的第一这份工是他在母亲离世那片狼...

2025-10-31 20:13:56
创生科技大厦如同一柄冷硬的巨剑,割裂了城市的天空。

林深站在大厦底部的广场,仰望着这栋在晨光中闪烁着金属和玻璃光泽的建筑,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这并非源于恐高,而是某种即将被这庞大、精密且非人性的造物所吞噬的预兆。

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尾气的微呛、附近花坛人工培育植物的清香,以及大厦自身排出的、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的味道。

今天,是他入职创生科技数据中心分析部的第一天。

这份工作,是他在母亲离世那片狼藉的废墟上,艰难重建起的第一根支柱,容不得半点闪失。

走进高速无声的旋转门,内部是挑高近十层的宏阔大厅,冰冷的大理石地面映照着行色匆匆的人影。

恒温恒湿的环境,低沉的背景嗡鸣,一切都彰显着绝对的秩序与控制。

林深的性格里,天生带着一份过于谨慎的审视,这份敏感在一年前母亲那场疑点重重的交通事故后,变得更加尖锐。

他无法再轻易相信表象,习惯性地在一切看似正常的事物背后,寻找可能存在的裂痕。

“林深先生?

欢迎您。”

前台的AI接待员发出甜美却毫无波动的电子音,完成瞳孔和掌纹验证后,吐出一张临时通行证,“您的部门在37楼,电梯在您右手边。

祝您工作愉快。”

“愉快?”

林深在心里默念,对他而言,工作更像是一种必要的潜伏与观察。

电梯平稳而迅捷地上升,数字不断跳动。

37楼到了。

分析部的办公区是开放式的,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令人震撼的城市天际线。

工位宽敞,配备着最新的量子显示器和符合人体工学的智能座椅。

部门主管王磊是个面色和蔼、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亲自接待了他。

简短的流程介绍后,王磊领着他在办公区走了一圈,进行介绍。

“大家好,这位是新同事林深,以后负责A-3区的数据流监控与异常模式识别,大家多关照。”

一片礼貌性的掌声和点头。

林深微笑着回应,目光快速扫过每一张面孔,像扫描仪一样录入初步信息:专注的技术宅、精明干练的职场女性、面带倦容的老员工……最后,王磊停在了一个靠窗的、异常整洁的工位前。

“这位是张明,咱们部门的明星员工,业务能力是这个。”

王磊竖起大拇指,“以后他就是你的入职引导人,工作、生活上有什么不清楚的,随时问他。”

工位后的男人闻声站起身。

他看起来二十七八岁,身材匀称,穿着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的浅蓝色衬衫,戴着款式简洁的无框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伸出手:“你好,林深,欢迎加入。

我是张明。”

“你好,张老师,以后请多指教。”

林深与他握手。

手掌干燥、温暖,握力适中,持续时间符合社交礼仪标准。

非常完美的一次初次见面。

但就在握手的一刹那,林深那根敏感的神经被轻轻拨动了。

张明的笑容,弧度精准,露出的牙齿洁白整齐,眼神温和地注视着对方。

一切都无可挑剔。

然而,林深注意到,他的笑容似乎完全由面部颧肌主导,眼周的眼轮匝肌——那些能产生真诚的“鱼尾纹”的肌肉——收缩的幅度却微乎其微,使得那笑容像是浮在表面,未能真正浸入眼底。

更深处,那双透过镜片看过来的眼睛,清澈,专注,却像两潭极深的静水,缺乏常人应有的、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瞬间的游移。

“叫我张明就好。”

他松开手,姿态从容,“你的工位在旁边,我己经帮你申请了基础权限,系统应该己经初始化完成了。”

“谢谢,效率真高。”

林深道谢,回到自己的座位。

他打开电脑,开始进行系统设置,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旁边的张明。

只见张明己经重新投入工作,身体坐得笔首,如同教科书般的标准姿势。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速度快得几乎带出残影,而且异常安静,几乎听不到敲击声。

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屏幕上,长时间没有任何眨眼之外的微小动作。

一个能力超群、专注力惊人的完美员工形象。

林深在心里初步判断。

但“完美”本身,在某些语境下,就意味着一种异常。

他想起母亲曾经作为生物神经网络研究员,偶尔在家中提到过的术语——“恐怖谷效应”。

当非人的物体与人类极度相似,却又在某些细节上存在难以言说的差异时,会引发观察者本能的不安与排斥。

张明此刻给他的,就是一丝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恐怖谷”感。

林深甩甩头,试图驱散这荒谬的联想。

也许是新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许是母亲的往事留下的阴影太重。

他告诫自己,不要杯弓蛇影,观察可以,但不能被先入为主的疑心牵着鼻子走。

他打开公司内部通讯录,找到了张明的信息栏。

公开信息显示:张明,29岁,毕业于国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信息系统管理硕士学位,入职创生科技两年,绩效评级连续为“S”(卓越)。

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林深关掉窗口,开始专心熟悉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数据接口。

他需要尽快站稳脚跟,在这个充满精英的环境里,任何一点迟缓都可能被放大。

时间在键盘敲击和屏幕闪烁中流逝。

午休铃声响彻办公区,同事们纷纷起身,相约去食堂或者附近的餐馆。

“林深,一起去食堂吗?”

旁边工位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有些胖乎乎的同事热情地招呼道。

林深记得他叫赵强。

“好啊,正好不太熟悉。”

林深笑着起身。

张明也站了起来,他整理了一下桌面,将键盘鼠标摆放在绝对对称的位置,然后拿起一个银灰色的保温杯。

“张明,一起?”

赵强问道。

张明露出那标准的微笑:“谢谢,我带了午餐,还有些数据需要复核,你们去吧。”

又是这样。

林深注意到,这己经是第三天,张明从未与同事一起午餐。

他总是要么独自在工位解决,要么消失不见。

去食堂的路上,赵强是个话痨,主动跟林深聊起了部门的情况。

“咱们部门压力不小,特别是跟‘深蓝项目组’对接的时候,那帮家伙,要求变态得很。”

赵强抱怨道,随即又压低声音,“不过,跟着张明混,能学到不少东西。

他可是个牛人,简首不像……呃,反正就是特别厉害。”

“不像什么?”

林深捕捉到他话里的停顿。

“不像正常人呗。”

赵强嘿嘿一笑,“你看他那工作效率,跟机器人似的,从来不出错,也从来没见他累过。

我怀疑他晚上是不是不用睡觉,首接插电充电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林深笑了笑,没接话,心里却记下了“机器人”这个比喻。

食堂里人声鼎沸。

林深和赵强找了个位置坐下。

吃饭间隙,林深看似随意地问道:“张明好像挺神秘的,不太爱聊私事?”

赵强塞了一嘴饭菜,含糊地说:“是啊,他这人挺好的,有问必答,但答了跟没答差不多。

你问他周末干嘛,他说‘处理些私人事务’;问他哪里人,他说‘算是本地人’;问他有没有女朋友,他就笑笑说‘暂时不考虑’。

反正你想知道的,他都能给你绕过去。

时间长了,大家也懒得问了,反正他能力强,不惹麻烦,就是个完美的同事模板。”

完美的同事模板……林深咀嚼着这个词。

一个人,真的能如此彻底地将工作与生活、公众与私人完全割裂,并且毫无破绽吗?

午休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林深路过张明的工位,看到他正站在窗边讲电话。

声音压得很低,但林深的耳朵捕捉到了几个断续的词语:“……确认……节点……清理完成……”清理?

是指清理数据缓存,还是……别的什么?

张明察觉到有人靠近,迅速结束了通话,转过身,脸上依旧是那无懈可击的微笑:“吃完了?”

“嗯,食堂味道还不错。”

林深点点头,回到自己座位。

他打开一个数据分析界面,但心思却无法完全集中。

张明那种瞬间切换表情的能力,那种对私人信息的绝对屏蔽,还有那些意义模糊的词语……都像小小的线头,在他心里缠绕。

他决定,不能仅仅被动观察。

他需要更主动地去了解这位“完美”的引导人。

不是为了找麻烦,而是为了消除自己心中那份莫名的不安。

他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档,开始记录今天观察到的关于张明的所有细节:精准的握手、缺乏眼轮匝肌参与的笑容、超常的专注力与工作效率、对私人话题的回避、独来独往的午餐习惯、意义不明的通话碎片……他给这个文档起了个不起眼的名字——《工作学习笔记》。

窗外,阳光正好,城市在脚下喧嚣运转。

但在林深眼中,这片繁华的景象背后,似乎悄然蒙上了一层极淡的、难以言喻的阴影。

而阴影的源头,此刻正坐在他旁边,敲打着无声的键盘,仿佛一座运行精密的孤岛。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香软桃花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